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七单元教学设计(2)

网络资源 2019-05-20 19:00:00

五(3)班全体同学的左眼视力情况如下:(44人)

5.0 4.9 5.3 5.2 4.7 5.2 4.8 5.0 5.3 5.2

4.8 5.0 4.5 5.0 4.9 5.1 4.7 5.0 4.8 5.0

5.0 4.8 4.9 5.1 4.5 5.0 4.6 5.1 4.7 5.0

5.0 5.1 5.0 4.9 5.0 5.1 5.2 5.0 4.6 5.0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左眼视力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人 数

(2)这组数据中的众数是多少?

(3)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全班同学视力的平均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4)谁知道视力是多少就是近视了?那你觉得我们班同学的左眼视力如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有层次的设计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

智力。注重练习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

三、归纳总结,形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课本P92自主练习4、5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力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创设现实情境,引发认知冲突。通过搜集整理与学生身体发展同步的青春期的体征变化的情境,引出“青春期女生身高年增长情况怎样”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是不合适的。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2.在解决现实问题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数学寄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鞋店老板最关心的问题”以及“五 又三班的视力情况”这一系列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服务于生活。

我们长大了

——统计

信息窗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93——9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平均数、众数的基础上学习中位数的意义以及怎样求中位数,进一步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来合理地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理解并体会中位数的意义;会求给定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并能够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 能够知道平均数、中位数的区别,并根据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体会中位数的意义;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体会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节假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带你们去旅游,人多吗?如果你

在游玩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一群游客,你觉得你该不该关心礼让一下他们?为什么?(因为有的年龄都很小,有的很老了。)

师:是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

游客年龄统计表

年龄(岁)

6

6

7

8

11

12

69

师:可是导游小姐计算了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后,她这么说:请让让,这里

来了一群平均年龄是17岁的游客。 导游小姐这样介绍,合适吗?(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平均年龄是17岁,本来需要被照顾的游客,一下子变得不需要被照顾。)

师:看来,平均数并不是万能的,在这里,用平均数来介绍这群游客的年龄

就不合适。为了解决问题,数学家们发现有一个新的数能表示出大部分游客的年龄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中位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的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数

已经不能解决所有的数学问题,由此引出学习中位数的必要性。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