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图形
复习内容:线与角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利用直尺,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线。
(1)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①画一画。
要求学生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
②说一说,填一填。
端点个数是否可以延长是否可以度量长度
直线
射线
线段
(2)复习垂线、平行线。
①学生分别画一组垂线、平行线。
完成后,请学生介绍画垂线、平行线的方法。
②说一说。
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想一想。
A.什么是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哪一条?
画图配合说明:
B.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处处相等)
画图配合说明:
C.对垂线和平行线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角:
(1)复习角的意义。
①画任意角,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结合图形,说一说什么是角。
(2)复习角的大小。
①延长角的两边,角的大小是否变化?
画图配合说明:
②比较大小。
图中∠1和∠2哪个角大,大多少?你用什么方法解决?
(3)角的分类。
写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并说出它的度数或范围。
图略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锐角:小于90度
直角:等于90度
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平角:等于180度
周角:等于360度
(4)画角。
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以下各角。
90度45度38度125度
过程要求:
①学生独立练习画角。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A.利用三角尺画特殊角的方法。
B.利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二巩固练习十九第1、2题。
三课堂小结
1.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有哪几种角?
复习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学生说一说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活动过程要求:
(1)引导学生分别从平面图形的边、角来描述它们的特点。
(2)学生独立思考、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特点。
(3)与同学交流。
(4)汇报交流结果。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帮助整理。
如:
边角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5)结合表格中的特点,让学生说一说。
①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②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画图配合说明:
(6)说一说圆有什么特点。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2.周长与面积。
(1)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2)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举例说明。
(3)分别说出已学过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简要描述有关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结合公式推导过程)
画图配合说明:
(4)说一说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
2、完成课文练习十九第3~9题。
复习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三)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立体图形的特点。
请学生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
过程要求:
(1)我们已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2)回顾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
(3)教师巡视课堂,了解情况,并引导学生从图形的面、棱、顶点等方面来描述其特点(出示立体图形配合说明)。
(4)与同学交流。
(5)教师提供表格,帮助整理。
长方体正方体
面①几个面?
②面与面的大小关系;
③面的形状
棱
顶点
圆柱圆锥
底面
侧面
高
(6)结合表中内容,说一说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2.观察物体。
(1)出示立体图形。
问: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画图配合说明。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从上面看到的形状: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
(2)出示立体图形。
利用方格纸分别画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过程要求:
①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独立画图。
②与同学交流。
③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④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⑤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九的第11、12题。
三小结:
通过观察物体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四)
复习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和计算方法,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表面积。
(1)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2)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
长方体表面积:
S表=(ab+ah+bh)×2
正方体表面积:
S表=6a(平方)
圆柱表面积:
S表=S侧+S底×2=2πrh+2πr(平方)
2.体积。
(1)什么是体积?
(2)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
如: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圆锥:
(3)说一说这些公式之间的联系。
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联系。
②圆柱与圆锥的联系。
a.说一说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b.在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文的“做一做”。
2.完成课文练习十九中的第10,13~17题。
三课堂小结
1.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及联系。
2.在计算物体体积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复习内容:综合练习
练习目标: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概念,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求积公式解答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表面积与体积的意义。
(1)什么叫做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并举例说明。(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例如:……)
(2)什么叫做立体图形的体积?并举例说明。(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例如……)
2.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出示下面三个图形,各请两位同学看下面图按要求写出公式,其余同学完成课本上练习,然后评定。
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
S长=(ab+ah+bh)×2S正=6a平方
(2)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公式。
S圆柱体=2πrh=πdh=ChS圆柱表=2πrh+2πr(平方)
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
(1)出示上面三个立体图形并另加一个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
(2)
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写出上面四个图形的体积公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统一求积公式。其余同学完成书本上的体积公式填空。
①V长=abh
②V正=a立方V=S底h
③V圆=S圆h
④V圆锥=V圆柱=Sh
4.口算求积。
(1)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与宽都是5厘米,高是2分米,求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形石柱,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1米,这个石柱所占的空间有多大?
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②这里的“空间”指什么?结果是多少?
(3)一个圆锥形铅锤高3厘米,底面直径2厘米;这个铅锤有多大?
二实际应用。
1.要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分米、高是3分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长的铁丝?
(这是道求棱长总和的问题,关键要把底周长懂得看成它等于两条长与两条宽四条棱长的和,这样就不难求出铁丝长。)
2.将15.7毫升溶液倒入内直径为2厘米的圆柱形玻璃管内,玻璃管内浓液的高是多少厘米?
(这是一道可看成知道容积(体积),还应先求出圆柱形玻璃管的底面积(2÷2)平方×3.14=3.14(平方厘米),然后求溶液高的应用题。)
3.
一个圆柱形大油罐的底面周长62.8米,高4.5分米。做这样一个油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钢板?如果每立方米可装石油700千克,这个油罐可装石油多少吨?
(这道题前半题是求油罐的表面积,后半题是求重量问题,它涉及到先求容积才能解答,学生很容易表面积与容积混淆,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并注意单位使用。)
4.用3个相同的正方体,粘接成一个长方体,粘接成的长方体总棱长40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各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此题可能有困难,可先通过实物演示或画图来启迪思维。求表面积与体积关键是求一条棱长有多少长,而由于3个粘在一起,这样长方体棱长总和比没粘在一起前的3个小正方体棱长总和减少16条原正方体棱长;12×3-16=20(条),即长方体总棱长包含着20条原正方体的棱长,所以正方体一条棱长为(40÷20=2),40÷(12×3-4×4)=2(分米),所以,
表面积:长×宽×4+宽×高×2=2×3×2×4+2×2×2=56(dm平方)
或:棱长×棱×6×3-棱长×棱长×4=2×2×6×3-2×2×4=56(dm平方)
体积:长×宽×高=2×3×2×2=2456(dm立方)
或:棱长×棱长×棱长×3=2×2×2×3=24(dm立方)
此题运用了拼合(切分)的思维方法,关键在于弄明白拼合(切分)会减少(会增加)几个面的面积)
复习内容:图形与变换
复习目标: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变换的原理,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轴对称图形。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3)画对称轴。
你能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吗?可以怎样画?
长方形等边三角形圆
(4)画对称图形。
①出示图形。
②学生画出左图的对称图。
③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2.平移与旋转。
(1)下面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出示图片。
(2)画一画。
①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A
②把图形A向右平移5格。
③把图形A向下平移3格,再绕点O将图形顺对针旋转90度。
过程要求:
①学生利用方格纸进行操作。
②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③学生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④利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把图形按2:1放大。
(1)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2)师生共同完成。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文做一做。
2.完成课文练习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