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十二中知名语文老师教学随感(2)
唤醒良知 传递幸福
【史建筑】面对可爱的孩子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但是,面对深陷“应试教育”泥淖的中国基础教育,我的内心又充满忧虑。上周,我刚刚写了一篇教育随笔,以比较犀利的笔触抒发内心的愤懑:“充满了功利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忽视了信仰的教育是贫瘠的教育,剥离了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缺失了道德的教育是可怕的教育。救救孩子!”
【陶继新】鲁迅先生早就有了“救救孩子”的呐喊,现在更加需要我们呐喊。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人开始觉醒。可是,就像推翻一个旧的世界一样,颠覆“应试教育”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过,正是因为远且难,才需要更多有良知的教育者共同努力。
【史建筑】我承认自己是一位教育理想主义者,又具有深深的忧患意识,所以,有时也痛苦,甚至焦虑。但我知道:先知先觉者(我并不是),总是寂寞的;后知后觉者,总是受益的;不知不觉者,总是愉悦的。
前段时间,我担任教学论文比赛的评委。看到剽窃抄袭之现象,我也加入了论文写作的行列,写就《假作真时……》,有同感的教师拍手称快。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话穿越时空,振聋发聩。
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我也心虚。因为在教育教学中,我也曾有过悖于“求真”的行径。好在我在自省,也在进步。
假,好像特别适合在我们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您瞧:假烟假酒假奶粉,假书假药假服装,假情假意假朋友,假山假水假风光。如果说,对于这些“假”,我们已见怪不怪的话,那么,我祈祷:教育的土壤中少一点“假”吧,趁孩子们还没长大!
“皇帝的新装”盛典天天上演,而那个讲真话的孩子却可悲地长大了。
真,真的就那么难吗?
【陶继新】论文评奖造假已经成了不是新闻的新闻,所以,十几年来,我几乎不参加新闻评奖,尽管自己写了那么多的新闻作品。为什么呢?一是不愿意与那些造假的作品混在一起,二是觉得真的没有多少意义与价值。有的人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奖,可是,其水平的确难以令人恭维。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与文化品位。可是,人们往往舍本逐末。当下尽管有了些许荣誉,可给自己的心灵留下的是什么呢?20多年的编辑、记者生涯,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读了一些好书,留下了纯然属于自己的300多万字的作品,在全国作了400多场报告。所以,退休对我而言,更加充实,更加幸福。如果这些年来我只是关注那些虚幻的东西,就没有今天的生命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造假者得逞一时,失利一生啊!
【史建筑】感动于先生的肺腑之言。前几日,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一出,我义愤填膺,当即写下杂文一篇《“教师舞弊”之痛》,并在班上朗声宣读。全体学生深以为然,产生了强烈共鸣。我愤激地写道——
孩子眨着童真的眸子,从老师神圣的嘴巴里得到了唆使;邪恶觅到了适宜的温床,然后以最惬意的姿势躺了下来;面对人性的阴影,我们坦然地走进去,不但没有戒心,甚而心存感激……
此风倘若蔓延开来,我真的要将北岛的诗句改一改,来描述那时的世界——卑鄙是高尚者的通行证,高尚是卑鄙者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