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教案(2)
师:是这样吗?(学生讲完每一小题就课件出示相应的小棒图)
师:都是把10根小棒拿来平均分,一个是平均分成2份,一个是平均分成5份,分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所以两道算式表示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
6. 操作观察,认识名称
师:同学们,小熊猫丁丁也遇到分竹笋的问题了,你们瞧!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师:想一想,“每4个放一盘” 怎么放呢?
生:每份是4个竹笋。
师:想一想,该怎么分?请大家在学习单上动手圈一圈。圈完的同学可以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圈的?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
生:我是四个四个地圈一起。
师:圈出几个4?(5)
师:也就是能放?盘(5盘)。
师:那这是平均分吗?(是)为什么它是平均分呢?(因为每份分得都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平均分,你们可以用一道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在学习单上完成列式。(师巡视)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列出的算式是什么?
预设:
生1:20÷4=5。
生2:20÷5=4。
师:那你们觉得哪道算式才是正确的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5是指能放5盘,表示的是分的结果,应该写在等号的右边。
师:分析的很到位,所以正确的算式应该是?(20÷4=5)
师:这个算式中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和同桌轻声说一说吧(让学生尝试说)
生:20表示20个竹笋,4表示每盘放4个,5表示能放5盘;也就是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师:刚才我们把20个竹笋,每4个圈一份,圈出了这样的5份。我们还可以说20里面有5个4。(板书)
师:现在谁来读一读这道除法算式?。
生:20除以4等于5。(再全班齐读)
师:除法算式和加减法一样,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你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
(板书:20 ÷ 4 = 5)
师:其他算式各部分名称你们会说吗?一起来(12÷4=3的这道算式)
生:12是被除数,除数是4,商是3。
7.再次对比,观察思考
师:刚才我们又认识了除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大家都很认真!更难的问题在等着我们,有信心解答吗?(出示课件)(学生汇报时要适时追问)
生1:12个圆片,每份2个,分成6份,12÷2=6。(师:怎么圈的?)
生2:12个圆片,每份3个,分成4份,12÷3=4。(师:12里面有几个几?)
生3:12个圆片,每份6个,分成2份,12÷6=2。
师:观察下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什么?
生:都有12。
师:嗯,它们都是把12作为总数,拿来平均分。那它们是怎样平均分的?
生:每份2个;每份3个;每份6个。
师:那分的结果是?
生:6份、4份、2份。
生:它们的份数越来越少。
师:你们真善于发现!是呀!像这样,总数一样,每份分的个数越多,份数就越少。(适时而说,鼠标笔指着课件说)
8.对比分析,明晰概念
师:现在用我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再来看看熊猫分竹笋的这两个问题,(先指着例4,带着孩子一起说)这是把12平均分成4份,算出每份有3个;而这个是20里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5份(也可以说20里有5个4),为什么两个问题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呢?生回答。师:不管是哪一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小结,让学生可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整理,并在多次对比中加深感悟和理解,进而明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三、回顾小结,拓展提升
1.回顾整理,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除法,学习了除号,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也会把关于平均分的一件事用一道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师: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你们能不能根据陈老师给的除法算式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呢?(给除法算式28÷7=4编一个数学小故事)
【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用于生活。最后一道根据除法算式编数学小故事既是检验学生对“等分”和“包含分”的理解掌握情况,又是对学生能力的一定拓展提升,从中学生可以体会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12 ÷ 4 =3 20 ÷ 4 = 5
读作:12除以4等于3 20里面有5个4。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奥数网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