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白桦》教案(2)

网络来源 2022-03-08 12:42:18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叶赛宁的抒情诗《白桦》于1914年发表。这首诗意象鲜明、节律和谐、感情欢悦、意境明丽,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分四节,每节四行。

  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次节写桦树的枝叶。既然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三节作者又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最后一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

  总之,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

  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全诗押通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

  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当我们读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的时候,我们能完全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作者介绍】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一)夜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此诗已被选入《外国名诗三百首》(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并已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jì jìnɡ(    ) 的乡村里, zhāo xiá(     )的映照下,一群群年轻的农妇自发集中在农家的小院里xiù huā(     )。

  二、同音字填空。

  rónɡ  毛(    )  光( ) ( )易  ( )化

  xiù  ()花       生()  ()着   优( )

  三、给下面句子中的“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抹:①涂 ② 揩、擦 ③除去 ④轻微的痕迹

  一抹()余晖     涂抹(   )  抹拭(   )  抹煞(   )

  四、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

  1.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

  2.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重点片段品析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根据诗歌片段填空。

  ()的枝头  ()流苏  ()寂静 ()金晖

  2.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

  作者:[俄国]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2.“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3.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4.读了这首诗,你还能联想到哪些诗或诗句?

  5.请你选择一个月明星稀或月黑风高的晚上,去感受一下夜的魅力,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你知道哪些有关植物的诗歌,摘抄一首,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一、寂静 朝霞 绣花

  二、毛茸茸 光荣 容易 融化

  绣花 生锈 嗅着 优秀

  三、④ ① ② ③

  四、1.比喻 2.拟人

  五、1.(毛茸茸)的枝头  (洁白的)流苏  (朦胧的)寂静 (灿灿的)金晖

  2.仿佛看到了白桦树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3.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4.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1.恬静、欣喜。

  2.不好。因为“夜来临,四下一片静”,静得连溪水也不好意思大声流淌,只能“轻轻地”,突出了夜的静谧,如果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3.把夜莺、秧鸡、溪水、明月、大自然等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夜的诗情画意,使这首诗更富有感染力。

  4.示例:郭沫若的《静夜》

  5.示例:《那个窗口》还是那样的夜晚/夜深云黑 无月亮/只有一个明亮的窗口//风儿,轻轻地吹/似乎在低语:睡吧 睡吧/星儿,静静地眨/仿佛在呢喃:寂寞寂寞//关不住的灯光/调皮地打破了星的孤独/一路上高呼:苦读 苦读/不安分的音乐/幽默地参与了风的纠吵/满院里宣传:拼吧 拼吧//如水的灯光/透过那窗口/一览无余/似雾的音乐/穿过那窗口/一泻千里/而那主人公/影过那窗口/犹如一尊雕像/——维纳斯 思想者/哦那个窗口

  七、窗边的树

  弗罗斯特

  我窗边的树呵,窗边的树,

  夜幕降临时我把窗关闭;

  但永远不要拉上窗帘吧,

  以免将你我隔离。

  你是地上崛起的朦胧梦影,

  你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

  你轻巧的叶舌高声宣讲的一切,

  并非一切都情理至深。

  但树呵,我曾见狂风将你摇撼。

  假如你窥见我在这屋中睡眠,

  你会看到我也曾猛烈地被激荡,

  几乎被暴风席卷。

  那天命运出于它的儿戏,

  把我们两个联系在一起:

  你受的是外界气候的影响,

  而我是内心风雨的荡激。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奥数网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