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小学五年级推荐阅读书目:《呼兰河传》

网络来源 2021-11-24 13:29:18

  奥数网整理了关于小学五年级推荐阅读书目:《呼兰河传》,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萧红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形象地反映出了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无情地揭露并鞭挞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陋习在社会上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于我们而言,呼兰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无论是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娘娘庙会、野台子戏,还是北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火烧云……作者都用绘画式的语言及抒情诗的风格,造就了这部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对于《呼兰河传》,茅盾曾这样评价:

  《呼兰河传》给我们看到的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单调的。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可又不是没有音响和色彩的。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

  萧红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寂寞环境中过去的。这在她心灵上留的烙印有多深,自然不言而喻。

  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有意识地反抗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萧红则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怀着寂寞的心情,生活在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由此可以看出“寂寞”是萧红一生心境的关键词。呼兰河小城的生活在萧红看来是寂寞的,而她的童年生活也是寂寞的,从童年起寂寞就深深地烙在了萧红的心上。为了摆脱寂寞,萧红从中国的最北端走到了最南方,从童年走到青年再到中年,许多年过去了,萧红的寂寞依旧深重,始终如影随形。可以说,终其一生萧红都没有摆脱寂寞。

  多年的漂泊之后,萧红在人生的末端,重新回顾童年的生活,提笔写下《呼兰河传》,想必是在替自己的心灵寻找归属吧。尽管呼兰河小城不是安详宁静的天堂,尽管那里充满着无知和愚昧、苦难和悲凉,荒凉的土地上四处弥漫着绝望。但是萧红还是用平和、淡泊的语气叙述了故乡的种种,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她信手而又仔细地拈来一片片记忆的碎片,将其一一摆出来,并在抒写的过程中一一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呼兰河小城就是萧红心灵的家。书里慈爱的祖父与后花园里的动植物是萧红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一抹暖色,是她生命的慰藉和源泉所在。

  萧红的文笔是优美而富有诗意的,骆宾基曾说:“《呼兰河传》文笔优美,情感的顿挫抑扬犹如小提琴名手演奏的小夜曲。”夜半无人时,躺在床上,就着灯光,听萧红将那个世界里的悲欢娓娓道来,让人既感到丝丝的悲凉又感到深深的哀伤。

  翻开《呼兰河传》,如同打开一卷古老昏黄的历史画卷,这经历风霜的画卷色调昏暗,看不到生机与活力,满页都是悲凉。生活在呼兰河小城里的人,每天的生活都是重复的,一年四季没有任何新鲜事物可言,也看不到时代发展,最大的新闻也不过是谁家“跳大神”,谁家的牲畜闷死在大坑里了。读着这些让人心里感到一阵一阵的荒凉,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深深的寂寞和悲伤。

  在追忆的过程中,萧红在许多事情中都渗入了无可奈何的包容。这种包容不只对故乡,不只对心灵寓所,不只对蒙昧,不只对生命,而是对生命所难以承载的太多悲凉和苦难都给予了宽容。诗意、故事和人物之下,萧红关注的其实是生命。

  读完了《呼兰河传》,挥之不去的是呼兰河小城的悲凉景象。不仅安静的地方是阴沉的,连繁华热闹的地方也没有欢乐,一切都是空洞悲凉的,一如作者沧桑悲凉的内心。

  总的来说,《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在小说里,萧红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以散文手法写下了儿时的难忘记忆。在书里,萧红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俗做了传,为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童年留下了不朽的痕迹。

  点击查看更多:年级教辅书

  奥数网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