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列宁如何能“肉身不腐”(2)
苏联领导人最终同意尝试由解剖学家弗拉基米尔-沃罗别夫和生化学家鲍里斯-兹巴尔斯基研发的实验性防腐处理技术。第一次防腐处理实验从1924年3月底至7月底。由于对列宁进行尸检的外科医生已经切除了主动脉及其他血管,这项实验也就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本来有助于将防腐液输至全身。
尤尔恰克说,列宁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最终发明了显微注射技术,使用单个针头将防腐液注入特定的身体部位,最好是那些因为之前的处理留下切口或疤痕的部位。他们还发明了一种双层橡胶服,使得列宁遗体在公开展出期间仍然被一层薄薄的防腐液所包裹,在这之外是一套普通的服装。列宁的遗体每隔一年重新进行一次防腐处理;这个过程包括将遗体分别浸泡在丙三醇溶液、甲醛、乙酸钾、酒精、过氧化氢、乙酸、乙酸钠等不同溶液中。每个处理过程需要大约一个半月时间。
这种非常费劲的维护方法远远超出了用于在葬礼或医学教学前保存尸体的普通防腐处理方法。苏格兰敦提大学解剖和身份识别中心主任苏-布莱克说:“大多数防腐处理使用甲醛与酒精或水的混合溶液,也叫作福尔马林。这种方法的保存效果好,而且具有抗真菌的作用。经过这种防腐处理的尸体可以保存数十年。”
布莱克解释说,传统的防腐方法和列宁实验室的防腐方法都面临着数项共同挑战。必须防止遗体失去水分,以免木乃伊化。大量使用福尔马林也会使人体组织呈现出“罐装金枪鱼”的颜色,这就是为什么葬礼防腐人员在防腐液中会使用染料,以使最近死亡人员的遗体看起来有健康的粉红色。为了葬礼天的短暂展示,葬礼防腐人员还给遗体使用化妆品。
但是,在福尔马林中保存的遗体最终会失色、僵硬、脆弱。一个现代的替代方案被称作蒂尔方法,它使用包括硝酸盐在内的不同的混合液体来保持遗体的自然颜色、组织的灵活性和触感。这样的方法对于医学教育和培训是有用的。因为人体世界展览而普及的技术“生物塑化”用聚合物取代了遗体内的所有液体,以便将遗体转变成坚硬静态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