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物节律安排学习时间
1.掌握记忆的生物节律高潮时间
大脑的活动具有节律。以大约24小时为周期的高低波动称为昼夜节律,这种生理机制是以太阳的运行为基本条件的。人本来是在有光亮的白天活动,在黑暗的夜间休息。正如同植物在白天舒展开叶子一样,在这段时间里人脑处于兴奋状态;而在植物叶子闭合的夜晚,大脑的活动也变得迟钝。本来,任何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遵循这一基本节律运行,但能够“思考”的人从某个时期开始,变得在夜间也能进行活动了。
通常人所说的“早晨型”、“夜晚型”即“百灵鸟型”与“猫头鹰型”是由于要把人脑活动进行分类而创造出来的术语。的确,每个人大脑的活动时间都有固定的周期,有的人白天兴奋,也有的人晚上兴奋,当要记忆时,应该确认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然后在昼夜节律的巅峰期进行学习,这样就能事半功倍。
人体主要是靠大脑的松果体通过眼睛接受光,然后由交感神经调节荷尔蒙的分泌。既然这种节律是以光的摄取为基础的,那么“早晨型”的人更符合这一节律特点。如果“早晨型”的人熬夜,在电灯下度过夜晚,这一节律就会出现紊乱。这种昼夜节律紊乱的典型例子就是“时差反应”。越过子午线后就会出现比之原来生活圈的时间快或慢的“时差”,因此,人的身体连体温、脉搏都会失常,大脑当然也会受到时差的影响,出现一时的“糊涂”状态。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想要记住什么都是徒劳的。为了克服这种紊乱,有的人继续按原来的时间生活,也有人借助兴奋剂、催眠剂等等。
昼夜节律出现紊乱,会给大脑带来很大影响。因此,要想高效率地记忆,必须首先准确地掌握自己的生物节律,在高峰进行记忆活动。
2.避开“魔鬼时间带”
人在午夜2点至4点这段时间里,体温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昼夜节律跌落现象。在这段时间里,人的生理活性减弱。据统计,分娩和脉搏停跳,以及各种各样的事故在这一时间带里最容易发生。可以说,昼夜节律低谷对于人来说是“魔鬼时间带”。
在这段时间里,大脑活动迟钝。翻开书本,只见一行行字从眼前闪过,却根本记不住具体内容。同时,强烈的睡意也会袭扰而来,结果学习毫无收效。
为了不陷入这种困境,即使有许多工作、学习任务,至少也必须在2点至4点这段时间睡眠。通过睡眠,避开这段“魔鬼时间带”。尽管睡眠并不能保持记忆,但不睡眠会使记忆不断减退。
3.选最佳时间提取记忆内容
考试的前一天一直学习到深夜,然后倒头大睡,直到考试的时间马上要到了,才匆匆忙忙闯进教室——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以这种姿态迎接考试,尽管拼命用功直到深夜,但成绩往往并不理想。
为了有效地进行记忆,睡眠胜过熬夜。但是,从睡眠中醒来后,大脑并不能立即进入兴奋状态开始工作。刚一醒来就参加考试,成绩当然不会理想,这从脑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是显而易见的。
人的睡眠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这两种状态在一个晚上交替出现,所谓慢波睡眠,即熟睡状态,此时大脑完全停止了活动。相反,快波睡眠是大脑半睡半醒的状态,睡觉时会出现眼皮眨动等现象。
早晨醒来时,人们大多是处于快波睡眠状态。人处于半睡半醒状态,大脑要投入正常工作,至少还需两小时时间。所以,考试时应当早一点起床,让大脑从半睡半醒状态中完全清醒过来之后再进入考场。
4.积极休息与记忆节奏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弥尔顿的著名长诗《失乐园》每50行一段分为9段,背诵每段间隙给一定的休息时间,以此调查人们全部背诵下来这首诗要用多少时间。结果,间隙休息一小时,要用140分钟;间隙休息一天,要用60分钟;间隙休息七天,只用46分钟。
这个实验结果告诉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间隔休息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在记忆活动中插入适当的休息,能够提高记忆的效果。为了从生理学角度对此加以证明,人们还进行了其他实验。例如,从同大脑温度的关联上进行解释,试图证明长时间集中使用大脑会使脑温上升,大脑活动变得迟钝。所以,有必要用一定的间隔休息使大脑冷却。然而,人脑的温度几乎是没有变化的。人们常说“冷静点”,但实际上大脑温度并没有上升。
尽管从生理学的角度还未能证明记忆需要休息,但休息本身不仅使大脑得到放松,并且给大脑活动带来有益的节奏。在大脑活动本身并没有节奏的情况下,应当人为地使它具有一种调剂节奏。在繁忙的工作中,哪怕只休息二三分钟,也能使紧张的大脑稍稍松弛一下,这对记忆活动大有好处。这种节奏要自己掌握和调节,喝杯茶,吃顿饭,聊聊天,舒展一下身体,这些活动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给记忆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