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4)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整理诗歌,欣赏诗歌(二) 课时安排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重点: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难点: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具准备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诗歌分类表 整理人:
类别 诗歌的题目 作者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 课时安排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搜集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对诗歌的热爱。
重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
难点: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学习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
诗歌 作者 推荐理由
推荐人:
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
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举办诗歌朗诵会 课时安排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重点: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难点: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教学具准备 准备好自己想要朗诵的诗歌,注意读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