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呼和浩特市教育领域将有大动作
今年我市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5所,新增学位数2.9万个;下大力气补齐学前教育这个短板,完成30所幼儿园的建设任务,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0%以上……在不久前召开的2019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一系列惠民举措予以公布。
2019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我市要不断补齐发展短板,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今年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5所,新增学位数2.9万个,不断扩大教育资源总量。
加快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优化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落实好市委、市政府西部城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教育发展规划。2019年全市规划概算投 资22.5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5所,其中包括西部城区10所小学、10所幼儿园、市二中西校区、呼和浩特土默特高等中学(金山),建设总面积49.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数2.9万个。
除西部城区学校建设项目外,还要重点推进新建15年一贯制市蒙古族实验学校后续项目及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和市十四中危楼重建。下大力气补齐学前教育这个短板,完成30所幼儿园的建设任务,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0%以上。
按照2019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各旗县区按照时间节点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要主动担责,按照任务要求,彻底摸清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底数,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治理工作,有效扩大公办和民办普惠幼儿园资源。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强公办园主体地位,规范民办园发展,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支持。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扶持、教师配备、待遇保障与培养培训、规范监管等政策制度。
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大班额”“择校热”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我市要精准施策。制定2020年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计划。出台我市《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在县域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向优质均衡发展。
经过几年探索,证明学区制、集团化办学是释放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方式。我市要在下一步新建学校中采用“名校建分校、名校带弱校”的成功模式,使新建校都成为名校,打造更多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要做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回头看”工作,巩固我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成果。
据了解,2018年我市新招聘教师767名,有效地解决了专任教师不足的问题,但是仍然有缺口,教师总量依然不足,音体美、心理健康等学科教师依然紧缺。经测算,我市2019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呼和塔拉青少年营地、民族少年宫、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附属艺术幼儿园共需新增编制2577个。
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协调人社、编办等部门的支持下,盘活、用好中小学教师存量,按照自然减员数继续补充新教师,重点补充紧缺学科教师,为新建学校储备师资。
此外,我市要在突出“第一标准”抓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素质、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保障教师待遇水平等方面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德为先,致力于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获得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