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家长为什么愿意花钱给自己增添负担?
孩子和家长为什么愿意花钱给自己增添负担?
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来说,去补习班无异于“花钱买罪受”,但即便如此仍然抵消不了家长们的热情。
而这种热情的来源,首先就是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全世界像中国一样如此重视子女教育的国家其实并不多,而且多数都是东亚地区的国家。
台北南阳街被称为“补习一条街”台北南阳街被称为“补习一条街”
美国作家何伟在《寻路中国》中说:“(在中国)即便是最贫困的人也对书本有一种信奉之情——我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对自己孩子的读书不抱希望的父母亲。这跟美国有所不同,没怎么上过学的美国人不大鼓励自己的孩子上学,有些社区几乎已经说不上还有什么正规的学校教育。”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曾写到:“在美国,华裔的学习负担也是最重的,唐人街上辅导班比比皆是,就是最好的例证。在纽约400余家备考中心,超过1/4都是过去四年出现的,1/2分布于皇后区与布鲁克林,尤其是法拉盛和日落公园——这些都是著名的华裔区。”
而随着中国家庭收入的增长,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2017全国中小学生课外培训调查》显示,47.13%家长在培训费投入为5001-20000元,语数外等主科类补习班培训班成为主流,而初高中阶段舞蹈、绘画等艺术特长补习价格更为惊人,一课时小则500,大则上千。
课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做大,很大程度上依靠“减负令”被驱赶出来的知识传授课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做大,很大程度上依靠“减负令”被驱赶出来的知识传授
而且,现在的课外补习班与以前不同。以前的补习班讲的是超越学校所教授的内容,而现在大量是基础课程,无非是一年级提前学二年级,五年级提前学六年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优质学校会联合培训机构会建立系统的择优体系,而择优体系主要依靠其“超常体系”, 即五年级学完小学课程,六年级以复习和准备“小升初”为主,“抢跑”的起跑线不断下移。
由于“教育资源均等化”并没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仍然控制在少部分学校手里,规规矩矩实施“减负”的学生,根本进不了好的初高中学习。所以,学生和家长都卯足了劲,要进入到一个优质学校。
当然,根源还在于中考、高考制度的“指挥棒”。在升学考试时,就算评语再好,也不能超越比他高一分的学生,总体来说,还是成绩和排名。“减负”只是表象,但中高考不变,名校不变,家长认清现实,还是做出了“增负”的选择。
“三点半现象”,即学生3点半放学后,父母正在上班,孩子无人接管“三点半现象”,即学生3点半放学后,父母正在上班,孩子无人接管
教育部门的一些政策,也为课外补习班的生长提供了机会。比如今日话题前几天提到的“小学三点半放学现象”,家长还没有下班,如果家里没有老人接送孩子,不去补习班还能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