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2节搭积木第1课时导学案
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
教具准备 学具小棒 计数器
教法运用 讲述、练习、讨论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一、情境引入
出示教材第77页的情境图。师:笑笑在干什么?(搭积木)师:同学们,玩过积木吗?喜欢搭积木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搭积木中的数学知识吧。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
学
新
课
(初步探究)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先后摆出1个十块积木和3个一块积木。提问:谁来说说老师摆了多少块积木?你是怎样知道的?
2、再放2块积木在3块积木上。提问:你能根据老师的动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题意,并提出要求: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请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4、引导交流算式,并提问:得多少?怎样算?
5、听回答板书算式:13+2=15。引导齐读板书。
6、用计数器拨一拨。 观察后回答:共13块积木。
提问:一共有几块积木。
完整地叙述题意,独立列式并交流。
回答:十位1不变,个位3加2得5,合起来是15。即:3+2=5,10+5=15或3+2=5,13+2=15,也可以直接往后数2个数。
学生拿出计数器,拨一拨,说一说,算一算
结合搭积木活动,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并探索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引
导
释
疑
(合作学习) 7、摆出1个十块积木和8个一块积木。提问:老师摆了几块积木?
8、拿走2块。提问:根据老师的动作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9、提出要求:请独立列式,并尝试解决。
10、组织交流汇报算式。
11、学生拿出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观察并回答:共18块积木。
观察后提问:还剩几块积木?
独立列式,并尝试解决。
集体交流、汇报算式及算理:18-2=16。十位1不变,用个位8减2等于6,合起来是16。即:8-2=6,10+6=16或8-2=6,18-2=16,也可以18往后数2个数即可。
学生拿出计数器,拨一拨,说一说,算一算 结合搭积木活动,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并探索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拓
展
学
习
(深入探究) 12,完成书本77页题目:下面做法你能看懂吗
学生先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再找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全班进行交流。若学生不懂,可以结合尺子来进行教学。 学生同桌相互说一说题意。
学生认真观察,结合13+2=15来交流思考过程,可能出现13加1是14,14加1是15,也可能出现13加2是15。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毛毛虫的数线图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帮助学生体会加法递增的特性和数的顺序,进而从多角度加强对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当
堂
检
测
(学习诊断)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巩固不进位加法及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课
堂
小
结
(梳理归纳)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回答。 巩固新知识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完成书本78页练一练第一题 搭积木(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3+2=5 3+2=5 8-2=6 8-2=6
10+5=15 13+2=15 10+6=16 18-2=16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