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让孩子成为一个高效成功,生命充盈的人 (三)

网络资源 2018-06-01 10:56:09

  2

  理解时间/效率的意义

  对于大一些的娃,我们可以通过讲道理、讲故事,让他慢慢领会到时间的意义。

  比如,我们可以给娃编时间银行的故事,让他把时间看作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可以像银行存款一样提出支配的东西。我们谁都不能生产时间,只能越提越少,所以要珍惜使用。

  我们还可以让娃去分析相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所带来的不同的价值,让娃明白每个人的时间是均等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利用它。

  我们可以跟娃一起设想一些关于时间的荒唐问题,比如,假如你每天比别人多出两小时、假如你有星期八、假如你可以买到更多时间、假如你可以做时间旅行、假如你可以把时间作为礼物送给别人……让娃从不同角度认识时间。

  这里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娃应该在6-10岁之间理解:

  一、任务处理的线性与并行

  (做事的条理性)

  时间管理同时也是一个“任务处理的条理性”的问题:什么时候线性,什么时候并行处理,都有讲究,都应该教娃学会。

  暑假里利用学烧饭的机会,用烹饪的例子给娃演示了怎样处理"并行任务":煮上面后,就可以利用等熟的时间来做浇头;烤蛋糕的等待时间就做奶油和水果点缀物;使用计时器闹钟作为辅助工具等等,这些简单的事情,娃可以直接参与。

  更高级的就是要做一桌菜的时候,先做哪到菜,后做哪到菜,四个灶一个炉哪个用来烧哪个菜,统筹如何,肉炒了多久放菜肉才不会在菜熟了的时候变太老。。。这种复杂的,可以让娃打下手的时候,要不嫌麻烦地跟娃解释——见缝插针地向娃进行生活教育。

  做过几次娃就明白了,煮面熬汤的时间不能干等着,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而且大致上能利用不同工序的时间长短,来安排几项工作的先后次序。比如,煮面条最耗时,先把面条煮上,葱油也要小火慢熬,其次洗小葱下油锅,最后是利用煮面熬葱油的时间段,来快速做个浇头。

  平时也要在日常中不断加强巩固:比如早饭还没烧好,可以先收拾书包、梳头扎辫子,同学还没有回复今天作业的安排,可以先做加料作业。

  对于上小学的娃娃,就可以训练他去做时间表。

  我们经常让娃做时间表,但其实在列时间表之前,很重要的是让娃先看清自己都要做哪些事情。如果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没有个清楚的认识,那么列时间表就是在排流水账。我们小时候做时间表就都是这么做出来的,最后证明很低效,通常只有两天生命力,基本执行不了——因为不符合实际需要,没有让挖感受到执行真的给生活带来了便利。这就涉及到:

  二、任务的优先级

  要让娃理解这个道理:事情有轻重缓急,时间也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分配。紧急重要的事情先做,不紧急不重要的后做;需要大段的时间的安排在特约时间,占用时间不多的琐事可以利用边角零碎的时间去完成。

  这个概念很抽象,空讲大道理,娃也能理解,但是无法深入内心,这就不会导致行为上的变化。

  为此,我用了"jar of rocks analogy"来形象地演示这个时间管理的道理。如下图,用一个空瓶子、几块石头、一些米,先把石头放入空瓶中,然后把米慢慢倒入瓶中,直到装满为止。

  告诉娃,大石头代表重要的事情,米代表次要的、耗时不多的零碎事情,如果先做"要事",再用零碎时间来处理杂事,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充分利用。

  这时,我们把石头和米从瓶中倒出来,让娃把倒出来的米先填入瓶中,再把大石头放入瓶中。这时可以发现,大石头往往无法塞入瓶中,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小学低年级的娃,认知还以具体感性为特点,通过这样的实物演示,在头脑中形成"形象记忆"和"整体性记忆",时间管理变得具体而生动。

  理解了这个概念,娃就要运用它。这就是优化时间表。做时间表前做个“To dolist”。列完这个,我们要教娃去评估这些事情: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可以放放的,哪些是自己想做的,哪些是可以不做的,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和要忍受的。

  然后我们可以给娃不同颜色的笔,让他给它们分类,同时该删的删、该推迟的推迟。重点的排在前面。喜欢和不喜欢的用颜色或笑脸等图案分开,这样他会有意识地搭配,做到劳逸结合、动静穿插、脑体交错。如果满眼看去都是不喜欢的事或都是脑力活动,就需要调整。

  最后成为一个check-list或优化的时间表。

  这个事情可能很麻烦,开始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家长同娃坚持一段以后,娃会逐渐熟练起来。其实娃不见得每天都要这样去做,关键是培养一种合理分配时间的意识。

  在设计这个时间表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教给娃如何分析事情的轻重缓急、如何统筹安排、如何事后总结修改、以及要看到不喜欢但必做的事情的意义。

  上学的娃如果能够写日记,那也会帮他加强时间观念,他会看到自己的一天实际上都是怎样度过的。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