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秘密:学习风格
人类的脑是个复杂而又神秘的身体器官,直到最近15年人类才对它有所了解和发现。人脑包括三部分: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作为发育成熟最晚的新皮层,是唯一能处理和加工学习内容的脑区;小脑的发育成熟早于大脑,主要负责情绪反应;最早发育的皮层是脑干,脑干是我们的生存中心。当我们感到有压力时,脑干取代其他两个新皮层而控制我们的行为,并发出“逃跑或战斗”的命令。当学生被要求参加与他们学习风格相矛盾的学习活动时,他们会感到紧张。他们的脑干发出信息:“要不与之对抗,要不就逃之夭夭!”
在人类研究专家Leslie Hart看来,我们的学习应该符合大脑信息加工的特点,否则学习就无从谈起。既然不同儿童的脑功能和学习心理存在差异,我们就应该就不同的方式教育他们,这时,大脑就以它能理解的“语言”来感知和接受新的学习。学习环境也应该是舒适的,这点同样重要。当人体处于紧张状态时,脑干主要关注这种不舒服的状态而阻碍学习的发生。
学习风格包括听觉型、视觉型、肢体一动觉型。
听觉型的人通过听觉途径来学习。
视觉型的人通过视觉途径来学习。他们应该首先了解大致框架后才能理解所学的内容。
肢体——动觉型的人通过触摸和身体动作来学习。
听觉型学习者善于进行逻辑、分析和序列思维。他们非常适合学习典型的学校功课,如分析声音和数字、分步骤完成指令和“做正确的事情”。他们的学习需要在典型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得到满足,所以他们被认为是“好学生”。
视觉型和肢体——动觉型学习者善于进行整体思维。如果没有看到所学内容的整体框架,他们的思维就会缺乏逻辑性、分析性和条理。他们能学会逻辑、分析和序列的思维方式,但前提是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推到方式来工作。他们必须在有意义的背景下学习新的内容。他们的思维方式非常散漫,经常在班级讨论中走到发散思维的道路上去了,而且常对正在学习的主题进行创造性的、不同寻常的联想。当教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常说的答案似乎和主题没有任何瓜葛。但是,如果教师停下来追问,让他们解释一下所说的意思时,他们也能使大家明白他们独特的联想方式。
所有婴儿天生都是典型的肢体——动觉学习风格的学习者。父母们很自然的就认可婴儿们在做中学,即通过触摸、拉扯和敲打东西的方式来学习。虽然我们也许更喜欢用告诉的方式来教他们,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假如我们希望婴儿乖乖的坐在椅子上听妈妈说话,不要摸任何东西,这是不会实现的。如果我们把幼儿束缚起来,不许他们触摸和感觉事物,不许走动、跳舞和蹦蹦跳跳,那么我们知道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被束缚了。
学校里大多数功课的成功都需要儿童从肢体——动觉型学习风格转变为听觉——分析性学习风格。某个性别儿童的大脑大概在六岁左右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而另一种性别却要等到八九岁才行。女孩子的大脑大概在六岁左右就已经做好了转换的准备,而男孩子中有许多人可能还没有完成这种思维转换来学习早起阅读。
是男孩的能力不如女孩子吗,还是教学方式不符合儿童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学习风格?等到某些男孩做好准备可以成功学习时,他们的自尊心却已经收到极大的打击,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以至他们永远不能赶上来。
因为学校的大多数学习任务需要倾听,需要遵从多步骤的指令,或者分析单词的发音,所以听觉——分析型学生比整体思维的学生更有可能获得成功。以下例举的学习偏好可用来设计成功的学习活动以帮助两类整体思维型学生,例举的各项有重叠之处,这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偏好有时相似而有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