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2014小升初:不择校的教育之路还有多远?(2)

奥数网 2014-03-31 15:55:54

  采访中,记者在报名现场发现,大多数受访家长都有类似心态,一方面担忧学区的公办初中师资不如热点名校,一方面又担心孩子考不上理想的民办初中。


  有趣的是,家长普遍认为,择校原因主要是民办初中的学生是择优选拔入校,生源质量较好,加上学校的资源配置好,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想上好学校是很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们很急切的呼声,政府应当承担主体责任。”家长们认为。

  ■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择校热”

  对于教育部门“免试就近入学”是刹住小升初择校风的良药之说法,家长并不这样看。同样,乌市各区县教育局及几所公办学校的负责人也有同感。如,“择校热”、“占坑班”、“条子生”暴露的就是政府在教育资源上投入的不足及分配不公。

  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几家公办中学的负责人认为,当前教育公平问题关注的主要焦点是接受同质教育的过程公平。现在家长反映强烈的是,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接受教育的质量存在的差距,主要根源还在于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带来的短缺。

  “好环境,好老师等高质量学校成为稀缺资源,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是导致‘择校热’等现象的直接原因。”水区一中学的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坦言,没有“资源公平分配”就没有“教育公平”。他直指一些“教育政绩”将有限经费投向见效快、基础好的学校,使得薄弱学校的问题更显突出,随之“权择校”、“钱择校”现象热度不减。

  记者发现,从3月份开始,大部分优质学校便按照一定的范围,悄然组织小学毕业生报名或参加培优,经一轮轮测试,选拔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一些培训机构也组织各类测试,选拔优秀学生名单交给相关学校。

  乌市某重点公办中学一位从事教育10余年的老师建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目标,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校际均衡,实现校际均衡就是彻底消除名校概念。

  ■措施:办好每一所学生家门口学校

  记者在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及《促进乌鲁木齐市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中看到,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学校,在就近入学时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禁止各初中学校到小学组织任何形式的生源摸底,从小学各个年级选拔学生进行“特殊”培养,并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等。

  同时,就教育均衡发展,今年乌市各区县已明确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或任教达到3至6年的校长或教师,原则上都要参加轮岗交流。在区域交流、捆绑发展上,教师交流比例增加到15%以上。

  乌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军的观点很坚定,均衡就是要抬高义务教育的底部,解决择校热的根源就是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要建立新的办学、学生成长评价机制,实现多元化办学目标。

  他的观点得到了沙区教育局副局长魏录红的赞同。魏录红很自豪的是,沙区的39所学校实现了100%捆绑教育,优质与薄弱学校结对子,每所优质学校捆绑几所薄弱学校,目标就是资源共享和整合。

  “原来41中附近的学生都选择到天山区就学,现在都是就近就学。”魏录红说,显然以联合办学,以强带弱体现的是捆绑式发展取得的成绩。现在中考成绩年年都在提升,学校的名气也在提高,而这都源于从2010年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全市有260所学校实行捆绑发展,多数学校在区域内进行捆绑交流,部分学校实行跨区域、跨省市交流。2014年,乌鲁木齐八成区(县)要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全市财政教育经费投入预计将超过60亿元,目的就是办好每所学校。

  ■对话:加大教师交流,缩小办学差距

  记者:教育部已出台了“小升初”的改革政策,如何确保均衡发展、公平教育有关政策落到实处?

  乌市教育局:填平教育落差,促进教育资源均衡,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做起来还是很艰难的。家长择校最主要的是找好老师,现在我们正在加大教师队伍交流的力度,假如教师交流的渠道顺畅,择校热就会减下来。目前不少学校的硬件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多来自管理,来自师资队伍。

  记者:家长都希望孩子上个好学校。但目前“择校热”显然是不正常的,如何遏制“小升初”乱象?

  乌市教育局:要努力做到多措并举,透明、公开、公正,特别要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如规范入学,阳光招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监督。通过改造薄弱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试行学区化办学等举措,缩小学校办学差距。并强化责任,抓好落实,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要负总责,建立科学有序、运转高效、公正透明的小升初工作机制。2014年秋季学期起,各级教育部门要有针对性地确定总体及阶段性目标,着力聚焦主城区择校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决不姑息迁就,充分发挥惩戒的警示作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