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教材分析》
这5年我有幸执教新教材,在这里我谈谈我对这册肤浅的见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本册实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在这里我谈一下我试用本册教材的感受与曾经有过的一伙以及处理,说的不对的请多多指教。
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同旧教材那样孤立地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置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疑惑一曾经有老师向我提出疑惑:两个知识点都不同,怎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教?可我不是这样认为,除了上面所说的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我觉得计算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解决问题又为生活服务,因此,最终目的达到了。这两个知识点放在一起学习比较合适。
例如,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笔算,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例1、例2、例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在笔算方法的教学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并结合直观图出示算法。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在例3中,每辆车限乘70人,通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71,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辆车。”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又如:第10题是一个利用两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组,第(2)题是一道有多种答案的题目,第(3)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的和最小。这组题目与生活实际很贴近,具有现实性,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练习后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组交流,也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这组练习题。
但实际上是促进学生对100以内加法计算过程及其方法的理性认识,对刚进入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通常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一是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合作讨论和交流,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启发和帮助,如启发学生思考:在前面的计算中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么办,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概括出法则。
疑惑二主体图有什么作用?
我觉得主体图是起了导向作用,还可以从主题图中直接引出多个例题类型。如:第二单元笔算减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情况,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提出问题,我根据教学目标有选择地把问题板书,(例1例2的问题)这样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引出了重点。
疑惑三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开放性,那学生想到的解题方法是否全部用上呢?
要合理的使用学习方法,学生提出的解题方法不一定照单全收,要进行比较、优化方法。如:教学P18例2,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56-18的笔算,学生汇报以下的方法:
1、个位6-8,6差2就是8,从十位退一,那么10继续减2就是6,个位是6。十位5-1-1=3。
2、个位6-8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先用10-8=2,再2+6=8,个位就是8,十位5-1-1=3。
3、个位6-8,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就是16-8=8,个位就是8,十位5-1-1=3。
我看到学生的汇报,感到很激动,我及时给与了肯定和鼓励,然后我让同学们比较这几种方法,那种方法又快又准,结果通过讨论同学们都认为第三种最好,都愿意用第3种方法。
二、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编排,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内容和素材。安排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观察物体”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每一单元中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如观察、拼摆、折纸、测量、作图、制作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角的概念进行感知、体验和理解,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图形、以及对所获图形间关系进行体验和理解等,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感性经验,并受到操作空间形式的训练。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疑惑一如何确定长度单位?
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物体作为长度单位来进行测量,进而得出“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P1图)充分让学生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不同;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可能相同。结合古今中外有关量与计量制度演变的资料,我还讲两个国家的商人在做生意时,因使用的长度单位不一致发生了争执,生意做不成了,等等。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视角下来审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疑惑二学生对事物长度的估计总是比实际长度差得太远。
在教学中我很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表象。让学生通过用尺多量生活中的事物,带他们到室外量一量,到操场上走一走,只要老师不怕麻烦,学生对对事物长度的估计比实际长度不会差得太远。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疑惑认识线段和角的教学尺度应如何把握?
(1)教学线段时,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线段,其主要特征是“直”和“长度可测”就行了,不要把线段与直线、射线的联系与区别在这里教学。
(2)角的初步认识,是从对实物的观察的角度来直观地、形象地描述什么是角、什么是直角,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建立起角的初步表象: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等。故教学时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如折一折、画一画、做一做等)对角和直角有感性认识即可。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疑惑如何把握“对称”的教学尺度?
教学中有老师反映这部分内容较难,学生不易掌握。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与对“对称”这一内容的教学尺度的把握有关。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会找出对称轴,体会和欣赏对称美就行了;对于轴对称、镜面对称的定义及性质不作探讨。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观察图形上,由直观来判断是否对称,会找出给定图形中的对称图形;可让学生画一画最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但应注意所画图形的线条要简洁明了,并且应在方格纸上进行(如教材第70页第3题)。
三、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表内乘、除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在本册教材里集中安排表内乘法的教学,“表内乘法(一)”教学乘法的意义和2~6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教学7~9的乘法口诀和“倍”的概念。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例1~例3,在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操作活动的基础上,从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
疑惑:乘法计算中还要强调“几个几”吗?两个因数的地位有何区别吗?
在实验教材里,乘法算式中两个相乘的数都称为“因数”,不作“被乘数”和“乘数”的区分,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乘法在数学上的含义。在数学研究中,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而言,真正有意义的研究是“加”和“乘”这两类运算,因为“减”和“除”在本质上仅仅是“加”和“乘”的诱导变形,即:在学生学了负数和倒数后,“减”和“除”就已经被吸纳进“加”和“乘”的运算中了。如:。
在数学上,当一种运算具备“可交换性”(即交换律)时,则各个元素在运算中的地位就是完全平等的,孰前孰后无关紧要,故乘法运算中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二者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完全对等的,正如加法运算中两个加数彼此地位相一样。
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强调“几个几”吗?我们认为这与两个因数地位是否相等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理由如下:在描述或说明特定的情景时,是可以而且应该使用“几个几”这样的词语的,但根据“几个几”来列乘法算式时,则两种列法都是正确的。如:
该图用文字描述可为“3个5”,但据此写出乘法算式时,3×5和5×3都可以。又如:3+3+3+3+3+3=18,表示6个3相加得18,改写成乘法算式时,3×6和6×3也都对。
四、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教材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例如,在“长度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多长、测量某一实物时只要求大约的长度等的练习。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估测既可以巩固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材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量感与估测策略。如第6、8题。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在教给学生基本的估算方法后,教材还安排一些应用估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疑惑: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
与笔算和口算相比,估算的方法更加多样化,可采用的策略也是极为丰富的。例如:教科书第31页的例4,要计算100元钱买3种商品够不够,除已经呈现的2种算法外,还可以先估计买茶杯和水壶大约要50元,剩下50元买茶壶够了等等。
在全班进行交流,尽量把所有的策略都展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采用,体现了估算的思想,都应给予鼓励。不要对学生的估算方法进行过多的评判,尤其不能以是否接近精确结果为依据来判断学生的计算方法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各不相同,即使估算的结果相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估算热水瓶和水杯一共花多少钱,结果都是50元,但可能有的学生是把28看成30,把24看成20,有的学生是把28、24都看成25,两种方法并没有优劣之分,所以交流的时候,要让学生把估算的过程表达出来。
五、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本册实验教材的编排,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如第七单元《统计》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二年级这节统计课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个格字代表2个单位,教学中,我把“统计”这一数学知识还原到了学生的生活背景中,使学生在做统计图的格子不够的认知困境中,自觉的进行探索、交流,最终把认知指向“1个格子表示2”这一新知的前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情景中参与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或小组交流画图的方法,然后再总结归纳出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图的画法。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学生进一步提出“1格表示2个单位,则半格就表示1个单位”“数据很大时,还可以用1格表示3个单位、4个单位......”这样一些闪烁思维火花的推断。我们认为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这些推断进行适当分析,但不要求学生掌握。
六、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别是数学学习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地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本册实验教材则在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安排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有广泛的应用,是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等知识的基础,逻辑推理更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教材在这里例1,通过探索用给定的数字卡片可以摆多少个两位数的活动,渗透简单的排列思想;例2、例3则是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渗透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