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比》教案
在掌握了除法和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教学一些关于比的基础知识,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为以后教学比例打好基础。下表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
比的意义、表示方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例1、例2)
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例3、例4) 练习十三
按比例分配问题(例5) 练习十四
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达到这个要求需要以比的知识为基础。因此,本单元教材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编排四道例题教学比的基础知识。前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教学比的意义,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后两道例题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有了这些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能解决不同情境里的、不同方式呈现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第二,联系生活和已有经验,建构比的知识。教学比的意义和性质,有大量资源可以利用。例如几种物体的份额关系、常见数量关系等。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红色方格的个数关系;利用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总价除以数量求单价,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联系分数基本性质得出比的性质……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识。
第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要把已知的各部分的比看成各部分的份数,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测量大树、旗杆、楼房的高,要发现并理解“同一时间、相近地点,杆长与影长的比是一定的”。可见,比的概念是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教材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具体应用比的知识,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一、 写比——感悟意义。
在用比表示两个具体数量的关系时,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表示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另一种是表示两个不同类的数量间的关系。教材编排两道例题,分别教学这两种情况,然后概括出比的意义。
例1有2杯果汁和3杯牛奶,“怎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猴子”卡通从相差关系思考,“小鸟”卡通从倍数关系思考。教材接着“小鸟”卡通的思考,由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引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由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引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结合这两个比,讲了比的表示方法(写法与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如果联系2/3是2÷3的结果,3/2是3÷2的商,学生就能初步感受比与分数有关,分数与除法有关,因此比与除法有联系。如果结合2杯、3杯这些具体数量来体会2∶3和3∶2,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对比的认识就能深刻一些,写出比也方便一些。
第68页“试一试”的每个图,都把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有这样的8份、4份、3份和1份,这是对四个比的意义的具体解释。说出每种溶液里水的体积是洗洁液的几倍,洗洁液的体积是水的几分之几,能使学生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可以用比表示,促进对比的理解。其中洗洁液与水的比是1∶1,表示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丰富了对比的认识。“试一试”的设计特点是结合图意解释比,进一步感悟比的意义。直观的图示为各个比创造了现实情境,赋予各个比具体的内容。解释比的意义要联系图意,看着比先逐一回答卡通提出的问题,再用几倍或几分之几逐个描述水与洗洁液的体积关系,必须把两层意思都归结到相应的比上去,把学习心向和注意力紧扣在对比的体验上。
例2先让学生分别计算小军、小伟的行走速度,引起对路程÷时间=速度的回忆。然后教材指出,可以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分别写出了两人走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是900∶15、900∶20,让学生感受两个不同类数量间的除法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
“大象”卡通的提问“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一方面引导学生反思两道例题里的比,体会它们都表示两个数相除,从而概括出比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路程除以时间的商是速度,引出比值的概念。说出例1、例2中各个比的比值,能进一步领会比的意义,巩固对比值的认识。
第69页“试一试”把3∶5改写成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是沟通比、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目的是加强对比的认识。把比写成除法算式,是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而把除法算式写成分数是旧知识。把3∶5写成3/5,教学了比与分数的关系。这里的3/5如果看作3∶5的比值,它是一个数;如果看成3∶5的另一种表示,它仍然是比。教材特别强调,如果把2∶3写成2/3,应该读作2比3。
比、除法、分数的相互关系重在理解,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要通过改写来体会和掌握。至于比、除法与分数的不同,在改写中也能有所感受,不必刻意去区别。
二、 求比值——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例3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教学活动从写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并求出比值开始。先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再得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的经验,尤其是提示了“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学生理解比的性质应该是顺利的。教材编写放得很开,正是出于上面的考虑。
比较4∶5、16∶20和40∶50,看出4∶5比另两个比简单,体会它的前项与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只有公约数1,不能再化简了。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的含义,能自然地过渡到化简比的教学中去。
例4教学化简比,三小题分别是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和小数比。在虚线框里表达了化简的关键步骤,并提出“为什么除以(或乘)这个数”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化简比的思路和要领。化简整数比,一般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能较快地得到最简单的整数比。如12∶18=(12÷6)∶(18÷6)中的“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当然,在化简12∶18时,前项和后项先同时除以2,再同时除以3,也是可以的。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一般先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5/6∶3/4=5/6×12∶3/4×12,这里的“12”是5/6和3/4的公分母,比的前项与后项都乘它们的公分母,是为了把分数比化成整数比。再如1.8∶0.09=(1.8×100)∶(0.09×100),前项、后项都乘100,是为了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是着眼于0.09考虑的。教材写出了12∶18化简的结果是2∶3,突出必须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把5/6∶3/4的结果让学生写,体验“只有同时乘公分母”才能把分数比化成整数比。让学生接着完成1.8∶0.09的化简,从中理解化成的整数比180∶9不是最简整数比,还要继续化简。
三、 转化——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策略。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解决一些常见的、较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能在实际应用中加强比的概念。
按比例分配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答。例5的编排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适宜用比的知识解答。“兔子”卡通把比看作份数,“小鸟”卡通把比看作分数,都是从3∶2的具体含义出发,经过推理形成解题思路的。也可以先在教材的方格图上,通过涂色得到启发。如果每次涂5个方格,其中3个红色方格、2个黄色方格,那么要6次(30÷5=6)刚好涂完。所以红色方格一共有30÷5×3=18(格),黄色方格一共有30÷5×2=12(格)。如果把方格图里的3行(列)涂红色、2行(列)涂黄色,那么就能直观看到红色方格是30格的3/5,黄色方格是30格的2/5,所以两种颜色的格数分别用30×3/5和30×2/5计算。
“兔子”卡通和“小鸟”卡通的解法似乎不同,其实是相通的。首先是思路相通,都按下图的线索思考。
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3份,黄色方格占2份,30个方格是5份→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
其次是算法相通,30÷5×3可以看成求30的3/5是多少,30÷5×2就是求30的2/5是多少。沟通两种解法的联系,要提倡“小鸟”卡通的方法,突出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试一试”里出现了1∶2∶3,对连比的概念不需要作过多解释。学生会从两个数的比来体会这个连比的含义,只要能够说出红色方格占1份、黄色方格占2份、绿色方格占3份,就能应用解答例5的经验完成这道题。卡通的问题“三种颜色的方格各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引导学生用分数乘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练一练”第2题给出了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有的人数,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配。这道题变式呈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没有直接给出班级人数比,要求学生根据人数先想出比,然后按比例分配。这道题还是解答练习十四第2、8题的平台。
练习十四第6题根据一个已知的比,联想出一些有关的比或分数,一方面是锻炼发散思维,培养转化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强比的概念,为解答第7、8题作思路铺垫。如第7题,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40,由此可知药粉质量是水的1/40,水的质量是药粉的40倍。联想的这些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答这道题。
四、 发现、应用规律——实践活动的重心。
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比较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直接度量,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间接获得。发现和应用这个规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为此,教材把活动设计成两部分。
在“量量比比”这部分逐步发现规律。首先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设计这一活动有三个目的:一是懂得什么叫影长;二是学会测量影长;三是体会同一时间、同样长的竹竿的影长相等。教材利用图画示范了怎样把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怎样量影长,还通过卡通的问题引导学生比较影长,有所发现。然后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别测出每根竹竿的长度及影长,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发现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就是第78页下面的结论。
在“议议做做”这部分应用规律。教材没有把怎样应用规律测量树高、楼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方法。第一步推想3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的影长是多少。根据前面的测量和求得的比值,推想是多样的,可以估计,也可以计算。如3米长度大约是前面某根竹竿长度的几倍或几分之几,3米竹竿的影长就是前面那根竹竿影长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如根据“3米∶ 影长=确定的比值”列算式计算。让学生推算,是体会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可以用来计算同一时间、相近地点其他竹竿的竿长或影长。即前面发现的规律可用于测量物体的高度。第二步想办法测量大树的高。要通过交流,整理思路: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再测出树的影长,求它的高。第三步用上面的方法,实际测量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的高。为了便于操作和计算,教材设计了一张表格,把测量得到的竹竿竿长、影长和大树影长填在表格里。通过填表整理数据,想到算法。第四步是延伸。用同样的方法测一测、算一算楼房和旗杆的高。怎样比较正确地测量楼房的影长,需要教师给予指点。第五步是没有同时测量竹竿的影长和大树的影长,用上面的方法计算树的高,不会得到准确结果。突出必须“同一时间”测量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