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校长叫停女儿奥数班,极少数学生适合学奥数?(3)
数学思维需要建立,但奥数不是人人要学
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学奥数,但是对数学思维的培养确实必不可少的。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可是由此认真去思考学生数学思维系统启发培养的人很少。其实,数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孩子认知发展的了解。以下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是被广泛认同的。中教君与老师、家长们分享。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认知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这一阶段又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和直觉思维阶段(4~7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这时进行的运算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
小编说
当然,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在同一年龄完成相同的阶段,但这些阶段都是必经的。有些孩子发展快,自然就有孩子慢。有些教育者深谙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才会说奥数对有的孩子是“超前”的。其实,学生都需要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能够感受数学之美,但不是都得成为数学家、奥赛冠军。
“低年级最好在生活中学数学”
“家长对奥数追捧,主要是因为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育才二小数学老师鄂敏认为,望子成龙的心态,加上忙于工作无暇管孩子,让很多家长认为送到培优班后孩子可以学到更多。
“学奥数本身并无坏处,它能满足有相关潜质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有的孩子通过学习确实可以提高思维能力,但有不少孩子仅仅只是通过技巧的记忆来实现所谓的思维训练。”
鄂敏表示,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学习奥数,过度超标超纲的奥数虽然满足了家长为孩子升学考虑的单方面心理需求,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可能带来的是厌恶数学学习等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干扰学校正常的数学教学,“低年级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最好的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吴正宪也认为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在教授自己外孙的过程中,她最关心的不是孩子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孩子的好奇心有没有得到最好的保留。
“我会给他买个模块拼接的积木,让他自己发挥创意;我会给他讲一本科普类的书,告诉他老虎为什么会吃人、宝宝从哪里来、吃的食物怎样在肚子里消化。”吴正宪说,实际上,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家长与其逼着孩子去学奥数,不如在生活中找到数学”。
“一边走路,一边也可以一路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边走边聊天,好奇心都在生活中。”吴正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