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
3.理清思路,说说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预设: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段与段之前的空行。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成了六个部分,讲了关于鲁迅先生的五件小事。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伯父的追悼会上来了许多人,表明人民群众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伯父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第4—13自然段):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部分(第14—16自然段):伯父和爸爸除夕放爆竹和花筒。
第五部分(第17—25自然段):伯父和爸爸热情地救助黄包车车夫。
第六部分(第26—27自然段):伯父关心女佣阿三,点明他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4.归纳段意后,学生用简洁的语句给划分的六个部分分别加上小标题。
(1)教师指导加小标题的方法:①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②从文中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做小标题。拟定的小标题必须抓住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沉痛悼念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笑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提出疑问,勾画文中表明中心的句子。
过渡: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本文作者的疑问:为什么鲁迅先生去世后,有那么多人来追悼他,向他致敬?为什么他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的?请找出相关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找到中心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各小组合作学习作者回忆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五件事。
过渡:是啊,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接下来我们就从一个个小故事中去体会鲁迅先生这种高尚的品质吧!
学习第一件事:谈《水浒传》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2)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出示文字: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思考:①伯父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听后有怎样的感觉?
②伯父送给“我”两本书,说明了什么?
明确:伯父的话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地批评“我”读书太马虎,“我”听后感觉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说明伯父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伯父送“我”两本书,也是关心“我”,希望“我”能好好阅读,多多阅读。
(3)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学习第二件事:笑谈“碰壁”
(1)请学生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读书找疑,画圈、批注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4)各组汇报:抓住下面这些语句进行体会:“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恍然大悟”。
①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肯定不是,它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②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小资料: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鲁迅先生先后更换了100多个笔名,巧妙地坚持用笔进行战斗。许多关心鲁迅的人都劝他躲一躲,但他仍然坚持参加各种活动,而且有时出门不带钥匙,意思是随时准备牺牲。
③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
从“笑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5)体会文中关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生动性。
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地描写。请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学习第三件事:笑放花筒
(1)请学生默读课文第四部分,画出描写鲁迅先生表情的句子,思考问题。(教师出示课件)
思考:作者写鲁迅先生脸上的表情是为了表现什么?塑造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