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当代中国教育三大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年来教育为民族造就人才、为中国开拓未来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不能不看到这十几年来,教育在某些方面走向了它功能的反面,如越来越高的学费把不少孩子隔在学校大门之外;沉重的学习负担,无休止的做题、测试、考试、课外补习,又偏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一考定终身”,极端的例子,有的孩子因为通不过中考、高考的闸门,被逼走上自杀的绝路。
这些现象迫使我们思考当代教育的一些问题,而不回避问题与思考又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里谈谈三个问题,是我的一些观察。
一、教育投入不足
这首先是由于教育经费长期严重不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平均是4%,当时我国的教育经费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要发展教育首先得赶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二十年过去了,我国教育教育经费的实际情况如何呢?我看到了一条难以置信的消息:2003年9月9日至21日,联合国专员托马舍夫斯基考察了中国的教育状况。结果发现,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而政府预算只占教育总经费的53%,剩下的47%则要求家长或其它来源填补。
我国的财经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4%,而实际经费又低于计划的目标值。据统计,在1993年以来的10年间各级政府实际少支付的教育经费超过6000亿元。农村的教育经费长期由乡镇政府承担(也就是要农民自己负担),而乡镇财政又无力承担。
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教育资源的匮乏就必然造成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大批孩子被挤落淘汰的惨状。中考关,就有40%—50%的升不了高中被淘汰。而在过关被淘汰前,已有许多孩子因厌学、逃学早离开了学校。
有人辩解说,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多、国家穷,要先发展经济,才能发展教育。这真是缺乏远见的谬论。日本是亚洲国家中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他们走的恰恰是教育优先的道路。这是从150多年前明治维新开始的。明治政府刚成立,就派出由政府所有主要成员参加的考察团,到欧美考察,历时一年零九个月,“求知识于世界”。回国后,全国上下形成了发展教育最优先的共识,教育经费在各项国家预算支出中最多。经过短短十年时间,日本国民识字率就猛升到90%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国民经济已处于衰败的境况,甚至不敌当时的中国。日本却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方针。这对日本经济飞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反思的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正连年快速发展。我们能兴建耗资巨大的世界超大型的三峡工程,在全国修建高速公路,甚至还要修建高速铁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经费增长速度如此缓慢呢?据教育部政策发展研究中心测算,中国每年只要多投入500亿元到600亿元就可免掉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收费。我们真的就找不到关系到我们民族发展命根的这笔费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