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参考:重庆一外清华保送生回忆一外
2016重庆小升初择校,家长们想了解重庆外国语学校(重庆一外)人眼中的一外吗?那么,下面就来看看你重庆一外清华保送生是如何回忆自己的母校的吧。
人物档案:
郭浩嘉,重庆外国语学校初2008级、高2011级校友,2011年保送清华大学,2015年保送清华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在校口译课程连续两学期获得第一的成绩,在校期间多次担任全国青年艺术体操颁奖晚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生节等活动的主持人及艺术总监,担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篮球队队长、清华大学手球队主力成员。2012年代表清华大学赴加拿大温哥华参加世界模拟联合国会议(WorldMUN),2012年加入清华大学电视台学生记者团多次被评为最佳评论员,2013年作为清华电视台主播参与《媒体清华》与《清华见闻》系列节目的制作,同年赴瑞典参加全世界青年手球大赛与欧洲手球俱乐部同场竞技。
最好的六年
我走在西单的每一条街道上,我跨过安河桥下的清流,我览阅圆明园绿水花香的每一氤氲,我触碰故宫恢弘富丽的每一方寸;我登上景山一览北京全城,从历史沉积的磅礴壮阔到设计超前的中央商务区;我走进人群聆听众生云云,从胡同老巷里的柴米油盐到公寓高楼中的工作生活……
漂泊治学在北京两载春秋,看尽了新鲜,闻够了百变,但无论如何,也叹不出汪峰的“北京北京”。并不是因为城市本身,却是因为心里有一座放不下的城,而我把这人生二十年中最美的六年岁月留在了一座小山坡上的学府——那样低调,那样宁静,远离市中心的喧嚣,却并非草长莺飞的乡野,孤耸与红育坡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的母校重外。
因地利之宜,时常有幸受学校老师邀请去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初中高中学习经验与大学生活。正因如此,才能在毕业之后也多次走进中学的课堂。而每每到走进教室,看见熟悉的位置有风格各异的黑板报,向上看一定多少会有几张各类比赛各类活动的班级奖状;环顾四周,墙上多多少少会有些自己教室风采的布置;高悬在正面黑板上的,一定是全班集思广益的结果;粉笔盒里长长短短的粉笔头有新磨损的痕迹;讲桌上还放着需要老师签字评定的课堂记录手册,每周五的学习委员总是为了老师的真迹而奔走,好似追星的粉丝;从一个以前从不曾多看的角度望向每一张课桌,有高耸如小山的书堆,有码得整整齐齐的书立,有曾经我不爱看而如今回想却也不失乐趣的教科书,有锲而不舍长久折磨我的数学重难点手册,有做之不尽填之不竭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有被老师戏称的“红皮儿”“黑壳儿”,有或可爱或简单或设计感十足的笔袋躺着、靠着、立着。“嘎吱——”可以掀开的课桌里是一个不大的储物柜,小小的空间里,放着备用的笔芯与笔记本,偷偷折两个纸星星靠在千纸鹤的旁边装点着幽暗的柜子。柜子下面横着两根横梁,坦荡的君子选择放置常用却占地的练习册,而那里也是上课走神看小说的神不知鬼不觉的最佳藏放地点。
每每看见,内心总是百感交集。曾经自己也是如此,听着一个素未谋面的学长学姐大谈他们的人生与理想,顺着他们的足迹望向如今讲台上的那个人,朦朦胧胧感觉应有的大风大浪却也只是薄雾般不太清晰。但抱着“老师找来的资源总是会起到作
用”的心态有心无心的听着。而七、八年后那个不认真的听众又何曾想过自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总会起到作用”的角色。
在大得望不到边的大学里,在被编号为一至六的教学楼里听过这样那样的课程,学生在各个教室川流而进鱼贯而出,上一堂课在这里,说不定分分钟之后便要前往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外的教室去参加另一间课堂。回想起重外,回想起那个从前门到后门只需要五分钟步行、食堂教室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连路线都不能有第二选择的小校园里,却有一种当时无论如何都燃不起来的温暖。从不会把你置身于完全孤独的环境,绝不会让人寻不到一双温暖的手和温柔的眼神。之所谓麻雀虽小五脏具全,极具个性的教学楼各司其职,小小的操场囊括了整个学校的放松与娱乐,丰富的逸夫楼包揽饮食、音乐舞蹈练功房和大礼堂,还有绿意盎然的家属去和两架秋千以便让人保持一颗未泯的童心。没有数不过来的篮球架,没有记不住的楼名房间号,没有跑不到头的操场。这里,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却让人在哪里都感受着一股暖意的校园。
因校园盘坐坡巅,视野极好的旋转楼梯总能在夏日的傍晚欣赏到不可多得的落霞与孤鹜齐飞之景。而那里也是许多无处宣泄的情绪的收容所,就像一位海纳百川的老者,包容着孩子们幼稚的粗鲁与无奈的抱怨。还有那承载了太多回忆的天井,虽然大多是一些欠缺考量的冲动举止,但却是全校学生在某些问题上空前团结的表现。
大学或许意味着半只脚进入社会的自由,或许意味着长大成人的独立,或许意味着人生轨迹的转折,或许意味着这样那样的属于成长的意义,但人生却再也没有属于青春那最美好的六年,没有地区歧视,没有起跑线的不平等,没有铜臭物质,没有社会黑暗,没有扭曲的价值观与利益熏心的灵魂。而这六年,我庆幸能遇到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一群水平相当的对手,一群置身育人的师长,和这个小小的却无处不温暖的校园。每当情至于此,与这样的良师益友亦或是狐朋狗友的青春一触已逝,伤怀不已竟会兀自心绪久久无法宁静。
身处异乡,哪怕是金碧辉煌也不及家乡一屋清幽,哪怕是满汉全席也不及故里一碗清粥,哪怕是博大纷繁也不及梓乡一草一木。无论双脚漫步何处,心总是向着那个小山坡上的温暖,望尽五十年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的母校,那块宁静致远的土地。
编辑推荐:
2016重庆小升初各校升学时间表(12.08)
2016重庆小升初择校关于一中和八中的建议
小升初过来人经验解读重庆138巴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