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的归因分析及指导(6)
4.奖赏结构
教师所创设的奖赏结构(竞争或非竞争)也会影响学生对于成败的归因。也就是说,学生处在一个竞争情境中和处在一个非竞争情境中,他们对自己的成败会有不一样的解释。例如,张学民等发现,在非竞争奖赏结构中,学生对自己的成就状况倾向于进行能力方面的归因,成功时归因于能力强,失败时归因于能力弱;在竞争奖赏结构中,学生倾向于进行能力以外的归因,如成功归因于努力或运气好,失败是因为没有努力、运气差或任务难等。
在大多数课堂里,教师根据相对成绩来分配奖赏,也就是说,高成绩将得到表扬,低成绩将受到批评,因此,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竞争性奖赏结构。在相同能力的个体中,竞争能引起最大的努力,因为成功主要是努力的结果。然而,在典型的课堂里,学生以不同的能力开始“竞争”,结果仅仅在部分程度上由努力所决定。对一些学生来说,增加努力并不一定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减少努力并不一定减小成功的可能性。
竞争会降低高能力学生的努力,因为他们不努力就能成功,就能比低能力学生表现得更优秀。竞争对低成就学生也有不利影响。在成功和失败常规定义的教育背景里,许多学生发现自己处在努力但并没成功的境地中。
如果认为成功是越过自己的标准或掌握一种技能,而不是超过其他人,失败和伴随失败而产生的与成就有关的消极信念就会减小。高能力和低能力学生都能从掌握中获益。因为成功是可达到的,并且努力总有一些报酬。因此,教师努力创设非竞争性的奖赏结构将有利于积极归因方式的引导。
以掌握为基础的评价系统,培养努力引起成功的信念;增加低成就学生成功的期待,它也可能引起公平知觉。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内容使大家对于归因引导的直接方法、间接方法有所了解。那么,在对学生进行归因引导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对于教师的一些建议。
1.全面观察、仔细分析学生的行为
教师应该成为分析学生行为的“科学家”。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以科学家的客观、严谨的态度来分析导致学生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首先,在下结论之前,应该全面、深入地收集有关信息,而不是凭借一两件事情简单、潦草地下结论,或者回避事实、凭借先入为主的印象主观地下结论。其次,在收集到尽可能多的线索之后,还要针对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等对事件进行科学、仔细的协变分析,然后再作结论。教师对学生有全面、客观的了解,是进行归因引导的前提,如果教师的认识有偏差,就很难保证归因引导的效果,甚至误导学生。
2.避免归因偏差
所有的人在归因时都可能会产生偏差,对于教师而言同样如此。
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教师比较容易出现的一个偏差是,倾向于将学生的成功、失败简单地归结为特质方面的原因,如能力、品德等。这种归因偏差所导致的后果是,教师很容易对学生失去信心,怀疑自己对于学生所能产生的影响力,觉得自己无法改变现状、改变学生,并因此而放弃努力。为了避免这一偏差,教师应尽量对学生的能力、品德持有积极的观念。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尽量让自己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生的能力、品德是可以发生改变的。否则,教师总觉得学生都很笨、永远也不可能变聪明,或者所有的学生都很坏、将来也不可能变好,这样,他们可能不会付出很多的努力来指导学生,于是导致学生真的总也学不好、不学好。
归因偏差是很容易产生的,可能在你意识到之前,它就已经出现了。但这并不是说,归因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意识到我们的推理可能有失偏颇,至少是消除归因偏差的第一步。此外,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学生的资料、尽可能客观地分析学生的行为,对于归因偏差的消除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