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语文教案(5)

网络资源 2019-01-26 13:45:33

  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惠崇春江晚景》。

  (1)介绍作者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2)每句诗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明确:第一句: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第二句:春天来临,寒冰消融,水温一升高,群鸭好像就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第三句: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第四句: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面来。

  (3)什么是“蒌蒿”“芦芽”?(出示图片)

  (4)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

  明确:前三句。

  (5)那么第四句是写什么呢?

  明确:作者的想象。

  (6)除了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你还能发现作者的想象之笔落在 了哪些词句上吗?

  明确:暖、知。

  (7)为什么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明确:江南水乡冬末初春时节,天气依然比较寒冷,常常出现降温和春寒天气。在这种春寒的天气里,猫、狗都伏在炉灶旁、屋檐下,而此时的池塘里、溪水边,三五成群的鸭子却可在水 中戏游,时而把头潜入水中,时而又展翅“高唱”。鸭子的这些举动,告诉人们寒冷的天气即将过去,气温开始逐渐回升,江河溪水中的水温已经变暖,春天来临了。这句诗细致、逼真又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南方早春时的秀丽景色。

  2.学习《三衢道中》。

  (1)诗人是什么季节游三衢山的?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夏季。从“梅子黄时日日晴”可以看出。

  (2)读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明确: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3)诗人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

  明确:他先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沿着山路行走。

  (4)沿途诗人都看到了些什么?哪句诗是写作者的沿途所见?

  明确:绿荫、黄鹂。“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是写诗人的沿途所见。

  (5)赏析诗的三、四句。

  明确: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 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