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澜毕业生—文澜之思
目前杭州部分民办校,包括:建兰千岛湖校区、公益、绿城育华都已经可以网投简历了,启正中学开始了招生咨询、英特出了招生简章,部分家长现在对 于孩子目标学校的选择恐怕还是很纠结。家长们印象中的文澜中学是怎样的呢?恐怕文澜的学子是最有发言权的吧。下面就来看一下文澜学子眼中的文澜中学。
原文内容如下:
文澜,文澜!
一年不见,你在我心里越来越美,越来越美。恍若隔世,恍若仙境。
我想我可能忘记了。
我大约忘记了每周日早晨顶着青黑的眼眶一路睡到学校;我大约忘记了上一小时大课的痛不欲生;我大约忘记了中饭吃得太慢回班时被骂得狗血淋头;我大约忘 记了午睡睡到不省人事;我大约忘记了下午一下课就冲向寝室,洗一个战斗头,顶着湿淋淋的一头乱毛冲向食堂,然后冲向教室;我大约忘记了晚自修时鸦雀无声, 背着老师偷偷传纸条。
我大约忘记了清晨闭着眼睛穿衣洗漱,如游魂般奔向操场;我大约忘记了晨跑第三圈冲刺完毕后,一路踱回寝室,喘着粗气,汗流浃背;我大约忘记了每次搞完卫生之后,整层楼总是空无一人;我大约忘记了,那段初三时光,究竟是地狱,还是天堂。
大约每个学生都会抱怨自己的母校最苦最严放的假最少。我们总以自己为最不幸,甚至会为此而争吵。我们以前抱怨最多的就是某某学校早已放假,某某学校还 在放假;而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某某学校作业比我们多得多呢,要不就是你以为只有你辛苦吗别的学校的同学也很努力的,或是这种卷子某某学校的平均分都有多少 多少你看看你们比人家优势在哪里云云。
这种言论毕竟都不是客观的。
每个人的初中岁月都只镌上一个名字。我没有上过别的初中,我不知道别的学校究竟如何,但在我心中,文澜就是最好的,无可比拟的。
记得小升初的时候,摇号没摇进,去考试。作文主题是:写一写你初入文澜校园对文澜的印象。
我是怎么写的呢?“步入文澜校园,首先感到的便是一种沉静。”青灰色调的建筑,让现代式的教学楼透着一股江南水乡青瓦白墙的古朴风韵。而布满校园的各 色乔木、果树、灌木与鲜花,将校园装点的不失生机。随处可见的石刻,体现出这个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事实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就认准 了这个学校。
当时我有两种选择。如果直升公办初中,以我的成绩在那边大概就会走保送那条路,但那样三年过后的我大概就不是现在的我了;如果我要进民办初中,那我就 只能选择最心仪的一所,摇号,若不进,就只能背水一战。第一次是抱着见识所谓“杭州最牛初中”的心态去的,一见便一发不可收拾。就是看到命定之人的感觉, 你可以懂得吗?所以最后我顶着如此低的录取率报了这所初中,又顶着如此巨大的竞争参加了选拔考试。我只能说,我能进入这所学校,是巧合,也是天意。
但是进去之后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乐。每年缴纳上万的学费,却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食物是好的,热水也是有的。除此之外呢?教室里两台摆设一样的空 调,全部打开还比不上一台,而且集中拉闸,常年不开。冬天南窗要求全开。难道南边就没有冷风了吗?坐在窗边冻得手脚冰冷,涕泗横流,一片戚戚之声,闻者伤 心,见者落泪。
初一初二正是爱玩的时候,晚自修想看本厚点的书也不行,哪怕是薄的,老师也会全力阻止。早晨晨跑精疲力尽,体育老师像赶羊一样在后面拿着鞭子抽,还常常闻到燃烧秸秆的味道或是奇怪的化学药剂气味。没有什么饭后散步,没有什么中午弹硬币,没有什么在教室里砰砰砰地玩球。
到了初三,好像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且不以为苦。浇浇花,聊聊天,看看教学楼中心的那颗柚子树,给那几条短得不像样的路取什么”励志大道“”九曲小 径“之类的奇怪名字,简单而美好。到体育中考结束,老师终于不再催我们死命跑的时候,我们苦中作乐的精神几乎达到顶峰。
我们习惯了在校园里行色匆匆,习惯了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圈养生活。我甚至从中体会出一种别样的快乐,那种生命中每分每秒都充满了事情的诡异满足感,以及在忙里偷点小闲的巨大成就感。我已经记不清那段时候到底怎么过的了。但是生活中充满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