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规则
1.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NOI)是一项面向全国青少年的信息学竞赛和普及活动,旨在向那些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普及。本竞赛及其相关活动遵循开放性原则,任何有条件和有兴趣的学校和个人,都可以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本活动不和现行的学校教学相冲突,是课外性质的因材施教活动。参加者可为初高中学生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青少年。
2. NOI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于1984年创建。NOI及其系列活动由CCF主办,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3. NOI竞赛及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知识及程序设计。系列活动包括:
1)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信息学奥赛或称NOI)。这是以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下同)为单位组织参加的竞赛,比赛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举行(第三章)。
2) 夏令营(Summer Campus)。与NOI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举行且与NOI竞赛条件完全相同的竞赛和交流活动。
3)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团体对抗赛(Team Competition)。以省为单位组成的团体间的竞赛,省队由当年参加NOI选手和夏令营营员组成。
4)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联赛或NOIP)。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分别设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初赛以计算机知识为考试内容,重在考察基础与实用的知识,以笔试为主。复赛为程序设计竞赛。初赛选手须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后才有复赛资格。参加NOI的各省都应先参加联赛,参加联赛是参加NOI的必要条件(第四章)。
5)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简称冬令营或Winter Training Campus)。在每年的冬季假期开展的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第五章)。
6)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IOI)中国队选拔赛(IOI China Team Selection Competition,简称IOI CTSC)。为参加当年举行的IOI而进行的选拔赛(第六章)。
7)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精英赛(NOI Top Competition)。与IOI CTSC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举行且与其竞赛条件完全相同的竞赛和交流活动。
8) 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由CCF组织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每年一次的国际竞赛IOI。
9)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Asia and Pacific Informatics Olympiad, 简称APIO)。由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组织的地区性国际信息学赛事,中国赛区的竞赛由CCF组织(第七章)。
10) 各省组织的与NOI有关的培训和竞赛活动以及主办单位CCF组织的培训和其他活动。
第二章 竞赛的组织
1. NOI及其系列活动由主办单位CCF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组织。
2. 活动的组织单位(或称承办单位)负责经费的筹措、竞赛用设备的准备以及与活动相关的组织工作。任何参加NOI的省都有义务和权利承办NOI及相关活动。
3. 参加竞赛的各省组织单位负责组织当地的联赛、组织本省参加NOI的选拔赛、组队参加NOI及其他相关活动,负责本省NOI活动的推广与宣传,负责对当地中小学教师和青少年的计算机普及和培训。
4. 竞赛组织机构及人员:
1) NOI主席。此人系由主办单位派出、代表主办单位领导和负责NOI项目者,其工作对主办单位负责。
2) 竞赛委员会(Competition Committee,简称CC):该委员会代表主办单位负责竞赛规则的制定、奖励、对违规者的惩罚、竞赛的组织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竞赛委员会由主席、委员和通信委员组成。该委员会主席由NOI主席兼任。关于竞赛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见《NOI竞赛委员会条例》
3) 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简称SC):该委员会系主办单位设立的负责竞赛技术工作的机构,负责竞赛的命题、评测、选拔、培训、带领选手出国参赛等技术工作。科学委员会由来自高校的计算机专家组成,专家由CCF聘任。科学委员会成员以自愿者的身份参加工作,其工作对主办单位负责。各省NOI竞赛组织单位推荐的计算机专家如满足条件,可以本人提出申请,经科学委员会审查、主办单位批准后可被聘为通信委员。大学生或研究生经科学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可被聘为学生委员。科学委员会的构成和工作程序见《NOI科学委员会工作条例》。
4) 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简称TC):NOI竞赛期间负责竞赛的技术工作,包括竞赛设备、网络、支持环境等。技术委员会由承办单位派员组成。
5) 领队(Delegation Leader):参赛队的负责人,每队一人。领队负责本队选手的竞赛事宜、参与有关事项的讨论,负责本队选手的出行和生活事宜。
6) 选手(Contestant):参加竞赛的队员。选手分规定选手和奖励选手。规定选手是指按照法定名额参加竞赛的选手;奖励选手是指根据奖励规则追加的参赛选手。
7) 观察员(Observer):随队参赛的人员,包括教师、特派员、选手随员、大学招生办人员、媒体记者、省级奥赛组织者以及对竞赛有兴趣者。
8) 观摩队(Observation Delegation):由第二年或第三年将承办NOI的单位派出的观摩人员。
9) 省竞赛组织单位:省一级负责组织本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机构。省组织单位由主办单位公开在当地省征召,该竞赛组织单位应满足主办单位给出的条件(另文给出)。主办单位审核通过后,由主办单位向省竞赛组织单位颁发授权书。省竞赛组织单位的工作对其上级主管部门和NOI主办单位负责。
10) 特派员:由省竞赛组织单位推荐、主办单位聘任的负责该省竞赛组织工作的人员。特派员职责见《NOI特派员条例》
第三章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
1. NOI是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最高水平的比赛,每年举行一次,以省为单位派队参加。这一竞赛记个人成绩,同时记团体总分。团体对抗赛是NOI的组成部分,各队均须参加,其成绩计入团体总分。
2. NOI安排在每年暑期进行。竞赛日期经主办单位确认后,竞赛前半年公布。
3. NOI各参赛队领队和选手报名表寄送的截止日期为竞赛前40天。
4. 每队由1名领队和不超过5名规定选手组成,其中,男选手不超过4名。如有得到奖励名额,则有奖励选手1名。
5. NOI承办单位在竞赛当年可另得5个参赛名额并可单独组队。如承办单位为学校,则可获得其中3个参赛名额,且这些参赛选手由该承办学校自行决定,不参加省选拔赛。承办单位在其承办NOI的上一年和下一年还可分别获得不经选拔的1个NOI名额,这些选手由原承办学校或承办单位直接推荐,不参加省选拔赛,也不作为所在省的参赛选手。
6. 参赛选手必须为当年在校学生(不含当年暑假高三毕业生,港澳可参照当地学制自定),年龄上限为19周岁(以6月30日为截止日期计算)。注册时领队必须向竞赛委员会交付选手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签名。竞赛委员会负责资格的确认。不符合竞赛条件的选手将不具有参赛资格。初中学生可参加省选拔赛和本竞赛。
7. 参赛选手必须是省内按照选拔程序选拔产生的(承办单位为学校的名额不在此限)。不经选拔而由组队单位指定的选手不具有参赛资格。各省选拔程序须报主办单位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