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金木水火土》教案(二)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金木水火土》教案(二)
一、文本教学解读
《金木水火土》是一篇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儿歌,第一行的五个数字与第二行的五行相对,后两行中,“天地”与“日月”、“上下”与“今古”分别相应。金、木、水、火、土是自然界中的五种物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称为“五行”。天在上,地在下,万物在天地间繁衍;日发光,月发光,古今日月同辉。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人”立于天地之间,旨在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
本课7个生字是数字“一、二、三、四、五”和“上、下”这对反义词。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拼音,识字少,朗读儿歌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联系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认读兴趣,积累语言。
“一、二、三”三字,学生较为熟悉,可以引导学生对照阿拉伯数字理解字义,并通过唤醒学生生活记忆,让他们说说生活中哪里遇到过含有“一、二、三”的词语。如学生说出“一月、二月、三月”,追问还可以说几月;说出“第一、第二、第三”,可以结合班级小组的组名进行排序,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四、五”的构字形式不同于“一、二、三”,可借助甲骨文,联系生活来帮助识记。
“上、下”教学时,要体现汉字之间的关系,“上、下”是两个意思相对的词,也叫反义词,可以引导学生从儿歌里再找一找还有哪些意思相对的词,如“天地、日月、古今”,进行认读和辨别,促进理解和记忆,再通过对对子的方法,进行巩固。
这7个生字中,“四”是平舌音,“上”是翘舌音,如学生读不准,可通过带读、语境中认读等形式巩固读音。
本课第一次出现田字格。开始学写汉字,要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可以用《田字格拍手歌》帮助认记。同时,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我爱学语文”内容,再次温习并巩固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本课新学“横、竖”两种笔画,要求写的生字“一、二、三、上”,4个都是独体字。教学笔画时,可以先通过教师示范讲清笔画书写要点,再让学生在桌子上书空感受运笔,最后在本子上练写笔画。生字教学,要一笔一笔教到位。“二、三”2个生字的笔顺规则都是从上到下,重点关注每一横的位置及长短。“上”先写竖,再写短横,最后是长横,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笔画与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一、二、三、四、五、上、下”7个生字。
2.通过跟读,学习朗读课文。
3.通过游戏、图文对照等形式初步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4.认识田字格和笔画“横、竖”,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会写“一、二、三、上”。
教学重点
1.准确认读“一、二、三、四、五、上、下”7个生字。
2.认识田字格和笔画“横、竖”,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会写“一、二、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