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
为儿童创设一个易感应的环境
易感应的环境是指孩子在其中可以轻易地受到各种潜移默化熏陶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接受刺激,也有多种形式的机会进行探索和尝试。在家庭中,家长应该为孩子准备形式多样的材料,这些材料不必是昂贵的。现在的许多家长不知出于何种心理,喜欢给孩子买许多高档的东西(包括高档玩具和学习用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家长对孩子的爱。其实,这样做不见得对孩子的发展有多少好处,也不见得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事实上一些旧的杂志、书籍、报纸、旧衣物、旧钟表、旧电器和旧家具等东西可能更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施展和发挥。家长还要注意为自已的孩子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为孩子提供一个能进行自由阅读和探索的空间。还要注意经常给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使孩子的劳动成果有展示的机会。家长应对孩子的各种想法及行为给予积极反应。家长的鼓励、支持和赞扬,或者家长的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对于孩子积极从事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应该创设一种比较宽松和活跃的气氛,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中,老师随时准备回答来自学生的各种提问,学生有各种机会进行创作活动,强调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习效果的惟一标准等。
鼓励孩子独立从事操作性活动
尽量要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保证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某一活动又取得较好效果的积极情绪。
为了鼓励和培养孩子进行独立操作的能力,家长或老师可以为孩子们建立一本“成果登记簿”,把孩子自己在一定时间里完成的事情全部记录下来。记录时不要过分考虑孩子做得是否很好,也就是说不要太强调质量。即使是一些做得实际上不太好的甚至是很糟糕的事情,也应该记录下来,但不要做什么评论。这份记录将成为孩子从事创造性尝试的完整记录。它不仅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检查和识别孩子创造性活动的活跃时期和创造性活动进行的条件,而且也可以使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其创造力。
重视对孩子在感情上的支持
我们强调培养孩子要投入感情。这里所说的感情投入不是指是不是爱孩子。可以说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也没有不爱学生的老师。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高创造能力的人才,应该有这样的意识,那就是能够不惜“浪费”宝贵的时间于看起来可能毫无意义或所谓的“玩闹”上。孩子有时候有一些很好的想法,有时这些想法常常出乎我们成人的意料,因此,对于孩子的一些想法或做法,不能因为一时不合自己的想法就加以否定或反对。家长应该多花些时间思考孩子的想法,尽可能地去发现孩子的想法或做法中的独特和巧妙之处。对于孩子的任何一种独特、巧妙的设想都应该表示积极的关注和评价。家长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要总希望孩子听自己的话,而对孩子的话不屑一顾。应该让孩子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应该静下心来仔细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对其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加以积极的评论,表示对孩子创作结果感兴趣,对此加以赞扬或发表自己的建议,也要经常留意孩子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