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良方,治得了“校内减负校外补”的尴尬?(2)
不少家长盲目跟风报班,以至于一些孩子的兴趣班多达七八种,却样样都不感兴趣。“为国画考级,被逼每天画几个小时,连学美术都是负担!”长春市一名正在备考的小学生表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遵民表示,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宣传营造“鸡血”教育环境,如强化应试提分、题海战术,超前超纲教学。不少家长急功近利,不从孩子自身实际出发,盲听盲信课外“加压”等。但究其根本,还是“分数至上”导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多元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专家交心:与其孩子多补课,不如家长先学习
为了真正实现减负,一些学校在开学期间举办家长大课堂,从心理上缓解家长焦虑。
正值开学,记者在长春市明德小学家长培训会上看到,家长们围着主讲人,咨询开学该做哪些准备。
明德小学副校长林可表示,学校教育是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课程,家长应学会做“智慧家长”,重视孩子的课内学习,打好基础再拓展课外。
吉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孙健在网络电台直播了上百期家庭教育公益课程,近日他接到了大量家长咨询:“学校减负,孩子大把的课余时间怎么办?”甚至出现了“谁减负谁吃亏”的抱怨。家长咨询最多的是“什么手段能让孩子学习好”,却忽视了教育理念的学习。“与其让孩子补课,不如家长先学习。”孙健说,建议政府、学校及媒体为家长多开设公益培训。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认为,各地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需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教育行为过程的规范,检查并遏制其“抢跑”、超前教学的不当行为。要组建专门监管队伍,形成校外培训市场综合执法力量,通过协同合力,弥补教育执法力量的不足。
“从长远看,减缓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竞争,应深化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适时提出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目标,深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构建一种低竞争、低控制、低评价的新教育生态。”杨东平说。(记者李双溪、沈洋、吴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