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网络资源 2019-02-14 14:07:53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而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正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所在。教师作为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培养之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呵护好奇心,增强求知欲

  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只要善加引导就能将其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科学课本身具有很浓的趣味性,许多教学内容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课程优势,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学科学,这样,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才会充满激情、兴趣盎然。

  二、组织趣味游戏,寓教于游戏中

  游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在科学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生了解什么是“影子”时,教师可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你有一个好朋友,乌黑的身体乌黑的头,无论你到哪里去,东南西北跟你走”(谜底:影子)。学生在游戏中兴致勃勃地学习新知,由被动地看看听听,变为主动地说说做做,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灵活运用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言语动作应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尽量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和抽象定义。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和不能立刻得出的结论,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要引导学生亲自实践、解决问题,最后通过交流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一)巧设悬念。例如:在学习“变色花”时,教师可以在一朵纸花的“花瓣”上抹白醋,“叶子”上抹碱水,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花瓣”变成了红色,“叶子”变成了绿色。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及时指出奥妙所在,从而引入课题。

  (二)利用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陶冶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如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兴趣小组、开办科学板报、开展科学知识竞赛、开辟科学园地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情感交流。“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信任感和亲近感,自然而然会喜爱其所教的学科,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