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与孩子沟通是宝宝心理成长的加油站(2)
还有一句话和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你还小,等长大了再做吧!”我们可能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和爱说出这句话,但是作为孩子听到的是一种对能力的不信任,进而想要去证明自己可以,自己已经长大并付诸行动的行动“号角”。如果孩子想体现自己、渴望认同的情绪被长期压抑而得不到宣泄,就可能会变成极端的情况——叛逆。很多孩子仅仅是用叛逆来挑战家长的一句无心的话语,而这句话更多地家长说的时候是饱含着爱的。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的是多一点再多一点的耐心和包容心,如果担心孩子在探索中受伤,可以跟他说:“妈妈/爸爸和你一起做”,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那一部分,给孩子体会参与的满足和付出的喜悦。
“你如果……,我们就…”
可能是从小就听着我们的父母说类似的语言,耳濡目染习惯了“你如果……,我们就……”这样的“奖励”模式。
殊不知,以孩子的表现为条件,制定家庭的活动计划,实质是在和孩子进行谈判!谈判——原谅我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的画面——面对面的锱铢必较。可是,在家庭中谈判的主体虽是双方,但实质上决定权还是在家长手中,而非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无力感,而且这种“谈条件”并不能使得孩子真正建立起良好的行为模式,反而让孩子从中学会了讨价还价。
“别人家孩子都能,你怎么就不会呢?”
中国的孩子都有一个公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拿孩子跟别人比,初衷是想以此激励孩子变得更好,或者出于在人群中当着别人家长的一种下意识的自谦。然而,不管初衷如何,这句话的杀伤指数无疑都是满满的五颗星,孩子会在这样的对比中自觉不如别人,自信心被一次次伤害。抑或孩子茫然不知家长的评判标准为何,一次次的试探到底怎么才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曲线,人生是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在一些时段有些人快一点,有些人慢一点,这些都没有关系。最怕的就是揠苗助长,损坏了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