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六年级下册阅读教学建议

奥数网 2013-12-20 10:34:08

六年级下册阅读教学建议

  1、目前我市的阅读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原因:对教材的钻研不深透,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

  (1)读的训练过于简单化,滥用朗读,缺乏层次。由过去一段一段的讲变成了一段一段的读,一是让学生觉得乏味;二是效率不高。同时忽视了默读、浏览等训练,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

  (2)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不准确、肤浅,引导方式、方法单调,缺乏有创意的设计,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僵化。

  (3)指导学生体会表情达意的办法不多,不到位,容易变成单纯的知识讲解,降低了训练的强度与效果,特别是在理解词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的时候,训练过于机械,重视告诉学生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而不是告诉学生这样的表达好在什么地方。

  (4)问题不是设置在有疑处,有价值的提问不多,难点的问题没有设计好剃度,虚假的一问一答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5)太局限于教材,太依赖教师参考书,脱离学生实践,对补充材料的运用过于机械,没能与文本连成个有机的整体,成了画蛇添足的累赘;此外,对课外阅读缺乏指导。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也达不到训练的量。

  (6)对各年段的要求把握不准确,尤其是高年段的默读、浏览、整体把握内容、自读感悟这些训练不到位,甚至忽视。

  建议:

  1、正确把握“读”与“讲”的关系。

  (1)高年级的“读”重点是默读,是有一定速度的,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默读。

  (2)朗读要讲究层次和实效。不是所有的文章、所有的段落都适合朗读,选取值得积累和体验的段落朗读。

  (3)“讲”主要是方法的引导和渗透。要讲得法,要导在关键处,疑难处。(4)重视文本的研究,不同类型(文体)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2、注重对课文的形象感受

  (1)充分发挥朗读的熏陶感染功能,但“读”并不是体验和感悟的唯一方法。

  (2)“形象大于思想”,感受形象比抽象特点更重要。

  文学用形象反映生活,潜移默化地起着对人的熏陶感染作用,特别是对一些革命传统教育类的旧课文。阅读文学作品,应当多感性少理性,尽量避免过早抽象“人物特点”“思想品质”的做法。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困难并不是很大,关键的还是要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文字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作者、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

  (2)细细体会表达运用的特点和好处,避免只讲修辞术语,让学生去判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多读多背积累表达方法用得好用得妙的句段。

  (4)倡导一组课文整体推进,适当运用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4、掌握提问的技巧

  (1)要设计好关键性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思维训练,能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又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譬如说,《跨越百年的美丽》进入本节课学习的时候,老师的设问比较到位,一开始,老师就问:居里夫人能够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的心中,仅仅因为是她美丽的容颜吗?在引导学生建构人物形象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一些重点的词句时,从这里你读懂了什么?你感悟到什么?而不是问学生:你从哪里感受到居里夫人奉献科学,淡泊名利的品格的?

  《十六年前的回忆》与其问“你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了李大钊的什么品质”,不如问“李大钊沉着、勇敢、从容,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2)要用好、用足课后的思考题,把握课文内容的重、难点。提问提出要做到五多五少。

  § 少提小问题,多提大问题;

  § 少提事实性的问题,多提诠释性的问题;

  § 少提认同性的问题,多提批判性的问题;

  § 少提简单陈述的问题,多提创意思考的问题。

  § 少提封闭性的问题,多提开放性的问题。

  5、突出课文学习的重点

  (1)教师要有文学意识,认真把握课文的文学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2)教学加强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重视研究学情,不要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面面俱到、千篇一律,让设计教学有点创意;

  6、加强与初中教学的衔接

  阅读方式上加强与初中衔接。

  (1)朗读的重点在朗读的内容由课文延伸到各种读物;

  (2)默读的重点在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

  (3)略读和浏览的重点在于由初步学会,到熟练运用这两种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其他信息渠道方面,要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点击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