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两人进全市前三,十一文科为啥这么牛?(2)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功夫远在课堂之外】
今年高考,十一学校的语文成绩全面飘红,刘瑞桐同学更是以145分的成绩摘得北京市语文单科第一名。在十一学校,记者发现,这里的学生拥有很好的阅读习惯,读课外书成为他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乐趣。老师对学生阅读方面的引导也远远超出课堂的范围。
王一帆是十一学校今年理科头名,总分719分(语文142分、数学144分、英语143分、理综290分),报考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金融国际班。这位理科出身的小姑娘,性格活泼,聊起天来妙趣横生。不过,在王一帆看来,今年高考语文拿下142分的高分其实并不意外,其中选择题的失分让她还有点遗憾。虽然是理科生,但她特别喜欢阅读。高考语文的成绩跟她“不务正业地”看课外书大有关系。语文老师刘伟是北大博士,成为她阅读方面的良师益友。每周四中午,刘老师总是带着“一小撮儿”爱好读书的学生吃饭,边吃边聊。实验戏剧、政治时事、新出好书等等,刘老师几乎能和学生无话不聊。平常放学后,学生们最爱钻书店。科普、社科、历史、小说、军事、科幻,各种类型和题材的书,他们皆有涉及。碰到感兴趣的阅读话题,他们总爱在第一时间与语文老师进行探讨。
问及兴趣爱好,王一帆说自己最爱在宿舍里和同学侃大山,天南地北无所不聊。这种侃劲儿,王一帆也用到了模联活动上。她认为,这很好地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今年高考大作文,刘瑞桐写的是“我与英雄的一天”,她心目中英雄人物商鞅的形象也正是源于平常对《大秦帝国》的阅读。
【搭建舞台让学生有才华,有独特个性】
文科生不能死读书,而是要把生活的视野尽可能打开,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十一学校为了给学生搭建成长舞台,把民主和平等的理念用到教学管理的每个细节。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也尽可能给予他们锻炼学习、独立思考和成长的机会。
今年十一学校的文科状元李逸伦曾是该校学生会主席。在老师眼中,这是一名“大器晚成者”。初入高中时,李逸伦颇有才华,但多少有点心高气傲。高中三年丰富的学生活动,让他学会承担、忍耐与坚持。临近高考的几次模拟考试,李逸伦成绩不断下滑,一度跌至年级二三十名外,考取北大清华看似遥不可及。然而,面对如此的学习困境,学校老师并未有太多刻意干涉,而是让李逸伦继续保持自己沉稳有序的学习节奏,最后取得裸分690的高考佳绩。在地理老师赵蓓看来,李逸伦的爆发看似突然,实际上是多年综合素质的完美体现。学生活动看似与高考无关,但对学生个性兴趣、人文素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通晓魏晋碑帖,成立“学生内阁”上书校长、对口相声能说40分钟……在十一学校老师眼中,今年该校文科高考生个个才华横溢、个性鲜明,而且颜值很高,心地善良。高考,只是他们必经的人生阶段。作为学习者,他们要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编辑推荐:
2015北京十一学校小升初材料交验须知
2015北京十一学校小升初特长招生考查安排
2015北京十一学校小升初特长生招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