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赛郑州再获一金 外国语学校“梅开二度”
郑州奥数网 7月27日,第5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哥伦比亚结束,来自郑州外国语学校的高二学生廖宇轩获得金牌。7月30日19时10分,廖宇轩乘坐高铁在郑州东站下车。从出站口走出来,还没站稳就陷入了家人和老师拥抱中……
上图:廖宇轩同学(左)与教练龚固(右)合影
“加上半个月前蒋嘉麒同学获得的国际物理奥赛金牌,今年我校荣获两块国际奥赛金牌,这在全国著名中学都不多见。”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中立说。
奥赛现场:每个国家领队打分 主办国协调分数
据廖宇轩的竞赛教练龚固介绍,今年3月,第5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经过为期两周的集训活动,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廖宇轩脱颖而出,入选6人组成的中国代表队。在本届竞赛中,中国代表队表现突出,荣获5块金牌1块银牌,并获得团体冠军。
在谈到本次比赛时,廖宇轩介绍说,中国队最后成绩比韩国高了6分,“算是险胜吧”。在哥伦比亚进行的数学奥赛分两天进行,一共六道大题,与在国内训练的内容相比,国际赛场的题型更为多样化。
异国他乡,没有中餐、时差调节对中国队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六道大题中廖宇轩说自己的几何拿分比较少,有点可惜。评卷一般是由参赛国的领队打分,如果分数有争议,主办国会有一名“协调员”负责出面协调。数学奥赛是按解题的步骤打分,“即使没做出来,也会看你做了题目的多少给相应的分数。”廖宇轩说。
同学眼中的廖宇轩:好像永远都在做题,一直很努力
廖宇轩略有些胖,身上穿着第54届国际数学奥赛中国队的红色参赛服,加上不善言辞,看起来显得憨厚可爱。“走之前也有想过,不过,也没敢想那么多,人家别人也很厉害的……”面对记者们的采访,廖宇轩声音很低,有时会紧张的挠挠头,想不起来怎么回答时就“嘿嘿”的笑笑。为什么会对数学感兴趣?廖宇轩说:“时间久了成习惯了应该,我特别喜欢做出一道难题的那种感觉,很爽,很有成就感。”
郑州外国语学校竞赛部主任石敬凯介绍说,想依靠大量训练就能在数学国际奥赛上脱颖而出很困难,所以队员选拔和辅导,天赋和兴趣永远是最重要的。同学们眼中的廖宇轩永远是在做题的样子。“竞赛训练多数时间都是在自己学习,他好像永远都在做题,一直很努力。”廖宇轩的学弟谢佳成很佩服学长的这股认真劲儿。
廖宇轩:奥赛要看自己意愿,家人不应过多干预
15岁、高二就被北大数学系保送的廖宇轩,他在奥赛上的成功会让一些家长产生要复制的想法。对此,廖宇轩说:“竞赛还是先要看自己意愿,我是自己特别喜欢数学,家人也没有给我定下什么目标,就是由着我的兴趣来。如果自己本来都没有这样的意愿,家里要求的再多,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而正是这种意愿和兴趣,廖宇轩做起数学来才能不知疲倦。半个月前刚取得物理奥赛冠军的蒋嘉麒也坦言,是对物理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即使家里不作要求,自己也会一直在物理上“研究”下去。
石敬凯告诉家长们,竞赛要去除功利化和家里施加的硬性影响,不要为了升学而竞赛,培养真正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走这条路,才能走出去,越走越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