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升初衔接
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习惯都需要在小学阶段做好积累。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那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先来看一看进入中学后,孩子们需要面对的各种变化。
新挑战 新变化
课程多少的变化。小学主要学科只有数学、语文两门,而初中主要课程增加至7门,且有不少陌生学科,比如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
知识的难易变化。初中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难度大,进度快。对比小学学习生活,进入初中,孩子将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
授课方式变化。在小学阶段,课堂上重复练习时间比较多,受课程安排的限制,中学老师很难给孩子更多课堂消化知识的机会;小学注重老师主导,进而带动学生学习,而中学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小学授课方式的变换,就要求孩子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和老师的管理变化。中学老师一般不会在生活中处处提醒孩子孩子需要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应如何应对
1.学会建构“知识体系”
有计划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通过总结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有利于孩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的基础。孩子如果能及时总结自己的知识系统、明晰知识间的联系、掌握知识规律,就相当于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比如,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中有一个经典的题目——鸡兔同笼问题。鸡和兔子在一个笼子里面,从上面看,有35个头,从下面看有94条腿,问鸡和兔子各多少?
有位小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思考,总结了以下三种解法:
方法1:砍腿法
兔子数:94÷2-35=12(只)鸡数:35-12=23(只)
答:兔子数是12只、鸡数是23只
方法2:列举法
列举法首先要取中一个自然数。假设当鸡是17只,兔是18只,那么腿数是17×2+18×4=34+72=106,因为106比94多,说明兔子多于18只少,鸡多于17只(因为兔子腿多,鸡腿少)。
方法3:假设法
假设35只全是兔子或全是鸡,这是两种解法,但是原理是一样的。
从一个题目出发,归纳多种解法,其实就是对这类题目的一个体系化解法。
建构知识体系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可应用到各学科,特别是历史、政治等学科。比如,列框架,从大框架到细致的内容填充,一系列的工作其实也就是对学过内容的复习。我们不妨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就指导孩子朝这方面努力,让孩子逐渐养成“善于归纳,乐于总结”的好习惯。
2.整理“错题集”
错题集,重点是强调分析总结和归纳。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查漏补缺;把不同类型的题目按照解题方法或者考查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有序归纳;总结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规律,总结学习方法和思路。
错题集的整理方法分为5个步骤:
1. 分类整理。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
2. 记录方法。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
3. 必要的补充。对每一个错题,必须要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
4. 错题改编。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解题经验丰富的同学可能做起来比较顺利。因为每道试题都是老师编出来的,既然老师能编,我们作为学生,当然要能学会如何去改,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最佳的方法。
5. 活页装订。将“错题集”按自己的风格,编号页码,进行装订。在整理错题集时,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
3.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培训班和辅导资料
为了进入理想的中学,在初中的学习中保持成绩领先,很多同学在小学五六年级就在为小升初积极准备,在培训班选择上比较盲目。首先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梳理知识体系,上一些辅导班是必要的,但是要有所取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提高学生真实水平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