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武汉奥数网

武汉站
奥数网

“小升初”推荐入学存在四大弊端

网络 2008-12-07 10:27:58

  2008年,北京市小学升中学(下简称“小升初”)政策作了比较大的调整,推荐入学成为“小升初”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笔者看来,所谓推荐入学,就是由小学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优质初中入学,

  推荐入学政策的实行,引起其他各地学生家长高度关注,无论孩子在没有机会获得推荐,对该政策都颇有微词。

  笔者认为,“小升初”推荐入学存在以下四个弊端,应引起高度重视。

  (1)涉嫌违反《义务教育法》有关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五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二)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现在实行推荐入学试点,实际上在政策上制造了入学权利的不平等,给少数的推荐生选择优质学校的机会,剥夺了非推荐生进的机会,同时无形中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2)学校非均衡发展更加突出,会促使择校热升温

  目前,“小升初”择校热“高烧不退”,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导致择校成为教育的难点和治理的重点,短期择校难以“退烧”。由于择校土壤的存在,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童年,周六日成了上课日,小学生奔波在各个学校,上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拿各种证书,参加不同的比赛,其学习强度和压力远远超过大学生、研究生。近年来,为了解抉择校问题,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始终效果有限,出现了“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同时带来新的问题”的尴尬局面。推荐入学也是为解抉择校问题的一次改革尝试,结果可能是进一步为择校热加温。

  推荐入学很可能造成学校更加非均衡发展。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除了硬件设备之外,就是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其中生源是决定学校优质与否的关键。推荐入学,将好生源集中到“优质学校”,其未来中考成绩将更好,更能进一步吸引好的生源涌入,那些“非优质”学校,尽管很努力,但最终因生源不好难以抵挡优质学校,在竞争过程中更加处于劣势地位,更难以吸引好学生的目光,“好者更好,坏者更坏”的后果不难预见。

  (3)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甚至造成伤害

  推荐入学,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打破了孩子学习环境的生态平衡,一些成为推荐生的学生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比非推优生高出一截,而一些非推优生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推优入学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不能忽视。有的学生在推优政策出台后就睡不好觉,担心自己因没有被推而“丢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一些非推优生觉得自己推优没有希望而“破罐破摔”,即便是那些被推上的学生,在等待推优录取通知的过程中,也常常惴惴不安、提心吊胆,担心自己选的志愿没有如愿,担心自己没有被录取。最惨的是那些被推荐上了但最后没有被录取(由于报优质学校的人数超过招生名额,通过计算机派位确定人选)的学生,这样的心理落差很可能对他们造成重大影响。我接触过一个被推优但最后没有“中奖”的孩子,事情发生后就像有“三座大山”压在孩子的头上,失望至极,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她说出的话让笔者很辛酸——“我的运气不好,我的命苦,认命吧”。一个年仅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认命”,那么谁该对“认命的孩子”负责?

  (4)引发家长对小学的信任危机

  推荐入学的重要条件是“三好学生”,推荐入学加大了“三好学生”等荣誉含金量,被称为“小升初”“最牛的荣誉”或者证书,是升入优质中学的“硬通货”,引发了家长对“三好学生”评审的争议,也引发了一些家长对小学的不信任。在一个“小升初”的论坛上,一个“听说推优入学的孩子家长80%都是马屁精,真的吗”的帖子颇受青睐,点击率很高,对此贴的评价两极分化,但有相当一部分评论者认同此观点,这是很可怕的现象。其透露出的对学校的信任危机值得警惕,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明推荐入学的基础受到家长强烈质疑,大部分家长对推荐入学持反对态度。

  “小升初”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步,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其牵动社会神经,对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推荐入学弊端已经显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修正,给孩子一个公平发展的机会。“小升初”是教育执政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细致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