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五中和师院附的回忆
(北京大学 王智鑫)
穿越百年的风啊,吹拂着我们;浇灌青春的雨啊,滋润着我们。三晋大地上,一方骄傲的土,传承文化,创造未来……——节选自太原五中校歌
记得第一次去五中报道的时候,对这里的操场印象很深。2007年五中刚刚办过百年校庆,学校里装修的很好。那天上午我在操场散步,接下来要在这里度过三年的学习时光了,有点激动,有点期待。
虽然是一个百年名校,但是五中的管理方式很宽松。我记得我高一高二的时候,都没有晚自习,每天六七点就放学回家了。这一点给我们提供了很充裕的自己安排的时间。初中的时候我学竞赛,高中的时候就把这每天的三四个小时拿来自学物理数学了。我记得大概是在高一下的时候吧,把高中的物理就自学完了。其实这样说来,感觉五中的风格跟北大有很大的相似处,就是给学生很多自主的时间。当然了,学习竞赛只是一个选择。我们当时有的同学选择去做社团,比如赵仪就在模联(模拟联合国)做得很好,作为中国的仅有的几个代表之一去美国参加了活动。总体感觉就是这里的学习压力并不大,下午锻炼时间的20分钟,篮球场都是爆满的,刚下课就要冲出去占篮筐,每个半场都有大约十个人。
五中的老师各有各的特点。我那时候很幸运,遇到了几个非常不错的老师。班主任王老师是特级教师,数学的授课经验非常丰富;语文老师姓牛,很文艺,过完春节的第一堂课给我们讲《青花瓷》的歌词;还有一些比较年轻的老师,很有想法,热衷于尝试新的东西,比如高一的英语老师就尝试定期让学生讲课。其实除此以外,五中的生活也很丰富。我的同学自己搞社团,叫梦景话剧社,自己排练话剧。当然还有著名的《流火》杂志。不过我更喜欢得空的时候,溜出校门,步行20米,去迎泽公园赏赏花,看看水,听听那些年过天命还激情满怀的人唱歌,其实这才是生活嘛~(^_^)
跟五中一样,师院附中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校。我当时的班主任杜莹老师,大概是我这辈子认识的,最认真最负责的老师了。杜老师的要求很严格,她的要求我们班“永争第一”。初中的三年对我的改变确实很大。初一的时候杜老师让我们练字,后来让我们写摘抄,背课文,写段落,做阅读。我记得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时候,杜老师说我们班语文水平很差。我们那年中考语文满分130,我记得当时的班均分好像是115吧。附中的老师一个主流的特点就是干劲十足,我的物理老师阎海生,率先在初中课堂上加入了高中的内容;化学老师钟华,英语老师杨晓红(后来去了山大附中),当然还有风趣的数学老师吴龙海,都是难得的优秀的老师。附中的要求比较严格,用三年的时间给我们建立了科学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附中人的口号是“今天我为附中而骄傲,明天附中为我而自豪”。五中的学风比较自由,用三年的时间教会我们做自己的主人,自己规划生活的方向,“诚正明毅,博闻勤思”。而这两所学校所提供的,就是在山西省最卓越的教师队伍,和最积极上进的同学环境。
不知不觉离开中学生活已经有将近三年的时间了。现在三月初,新学期开始,初三的学弟学妹们大概快要迎来一模了。预祝你们在今年的大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步入理想的学府。
同时以此文感谢太原师院附中的杜莹老师,太原五中的王彩凤老师两位班主任,以及附中的阎海生老师,钟华老师,吴龙海老师,和太原五中的牛俐鱼老师,冯锦荣老师,齐红涛老师。[查看原帖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