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不听话押金遭质疑 学区房到底买不买(2)
不过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与直接购买学区房相比,更多的家长选择缴纳一定赞助费,然后在学校附近租房,这也一定程度上催热了学区房租赁市场的火热。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由于限购政策的影响,虽然房价并无上涨,但二手房成交量仍不理想。与之相反的是,7月份开始,学区房租房潮已经开始预热,月租金比去年上涨了一二百元。租房热的现象和太原市小学入学门槛较低也有关系,山西省太原市市民张小姐表示:“数万元的赞助费对于一些家庭来说还是承受得起的,在可以通过赞助入学的情况下,家长也没有必要非在学校附近买一套房子。”
对于高中而言,很多家长更是不得不给孩子租房上学。重庆市巴蜀中学的学生介绍道:“因为我们学校高三原则上是全封闭,基本没有休息日,所以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由于宿舍条件不好,不少家长甚至在附近租房陪读。很多家长都认为只有这最关键的一年,所以花多少钱并不重要。”
记者了解到,巴蜀中学高三部所在的金科某小区,小区乃至周围的楼盘租金都比相同条件的小区一般要高出500元至1000元。巴蜀中学高三分部所在小区的一个租房信息显示,单间开价就是2000元/月。
理性看待学区房
最麻烦的问题在于,购买学区房并非一劳永逸之举,“孟母三迁”的故事在现代可能仍不在少数。从北京市的情况来看,中关村一、三小升初中为中关村中学,八一中学、101中学,都是北京市重点中学。但有一部分买了学区房上完景山小学、史家小学等重点小学的孩子,在小升初的时候,因为周边没有重点中学,最后还是选择在中关村再买一套房子完成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
因此不少家长调侃道:“学区房这些都是他们有钱人玩的,咱们老百姓哪里玩得起呢?”
但是与交纳赞助费择校相比,通过学区房择校是一种进步,因为它避免了交纳赞助费所带来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家长的焦点被迫从择校变成择房,仍然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明里买房和暗里交择校费,在教育资源分配的结果上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还出现了像山西省太原市这样择房还不如择校的尴尬情况。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学区房对于一个学生成才的影响是不能被量化的,没有人能够保证买了学区房,进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学习的学生,之后的人生一定比在一般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成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