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外国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基本保证。为此,对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
1、各教研组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并对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要坚决执行、认真实施教学计划,切实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设置课程、安排课时和各项活动。
3、任何部门不得更改教学计划。
4、任何部门不得利用课外时间、节假日进行大面积补课。
二、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1、师德要求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积极承担教学任务,以对国家、对事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遵守教学纪律,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治学严谨,为人师表。
2、岗位培训
凡新分配到我校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省、市有关部门和学科组织的新教师岗前培训。凡参加岗前培训的新教师培训考核后方可上岗。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师德、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工作规程等。
三、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抓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管理。
1、各科教师都应严格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得随意增删教学内容。
2、教导处将教师是否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作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重视教学基本环节,抓好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1、备课。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仔细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认真编写每堂课的教案,教案要求反映出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上课。教师必须按时上下课,不得迟到、拖堂或提前下课,要把开发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改的重要目标,应结合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学校建立、健全听课评课制度,定期进行教学观摩活动。
3、自习辅导及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主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缺补差,改进学习方法。
教师应按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作业,并按上级的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教师应建立健全对作业批改反馈的具体要求及检查制度。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导主任应负责督促检查。
4、调课。教师不得私自随意调课,如因外出进修、病事假等需临时调课时,应履行相应请假手续,待批准后填写临时调课单。如需长期调课时,应请示学校领导批准后,报教导处更改总课表。
五、认真加强对考查考试的管理。
1、学校应按照教学计划和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组织实施考试,严格控制考试、测试的科目和次数。
2、各科教师应加强命题研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命题。命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易要适度。
3、教师应认真作好考试后的分析和讲评,及时改进教学。
六、认真进行学情分析,重视反馈意见,提高教学水平。
1、在初、高中各年级的期中、期末考试及毕业班的月考、模拟考试后,各年级组长应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并认真填写试卷分析表。
2、各年级就针对试卷分析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学生在相应学习阶段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召开学情分析会。学情分析会应有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各年级蹲点中层干部等相应领导参加,及时解决阶段教学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
3、结合试卷分析和通考课程教研室反馈信息,任课教师应将分析结果和相关信息及时向学生通报。
七、健全教务行政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运行正常、合理、有序。
1、学校应合理分配任课教师,编好教学班。
2、学校应科学、合理、全面编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3、学校应健全教学业务档案、学生档案和教学资料、图书馆、实验室、各种专用室等管理制度。
八、制定评教制度,加强教师管理。
1、教导处每学期应至少组织一次全校范围内的学生评教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如实填写调查表。教导处要及时收集、整理评教结果报校领导,并通过恰当渠道向每位参加评教的教师反馈。
2、针对某年级或班级对少数任课教师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导处可以组织年级或班级范围的评教活动,以便及时掌握相关情况。
3、评教结果应作为教师聘用和职称评定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