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香山道中学:实施新课改 实现优质教育
天津日报
2008-04-30 10:12:20
2005年9月,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初中开始实施,我校作为河东区新课改实验校,我校英语学科作为天津市新课改实验基地,经过两年的课改实践,我们欣喜地感受着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感受着学生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显著提高。学校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声誉显著提升。
一、“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抓实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培训,实现干部、教师教育观念转化。2、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两年来在我校召开市级新课改现场会1次,区级新课改现场会2次,区级德育现场会1次;代表河东区接受市级督导检查;接受市咨询委调研一次、外省市教育界人士及领导来校学访3次。
二、“聚焦课堂,优化主渠道,有效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有效实施新课程
1、抓培训、促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
2、校本教研,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校教师通过校本教研探索着“用习惯养成,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用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新模式。2006年5月在全校召开了“深入进行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成立了 “学习习惯督查小组” ,建立了“习惯优劣通报制” ,成立了“学习强化辅导班”,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革除自身陋习”“争当革除陋习标兵”、“学法交流”等活动。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师生关系、家长和学校的关系,更为和谐,连续2年班主任、任课教师在学生测评中优秀率超过90%的占全体教师90%以上;学生家长对学校综合测评的满意率达98%;小升初免试直升,学生和家长千方百计的要求来我校就读,连续3年招生学生总数逾千人。
3、抓课例研讨,促课堂教学效绩的提高。
生物教师万力的实验探究课“教室内空气质量调查”,实践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实例;王慕贞教师的礼仪课尝试着校本课程的开发;物理教师卜宏坤课上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急切盼着再上物理课;刘自清老师的区级公开课《走近李白》带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化学教师焦森林的区级公开课“分组合作竞猜”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调动的空前高涨;老教师李秀山地理课上的“从汽车牌照号码想到的,来引入全国行政区域划分”新课切入吸引着学生们的参与意识;数学教师柳颖通过“积木搭建”来进行三视图学习的方式让七年级的学生们兴奋不已;英语教师桑慧媛用大量的业余时间根据新课本中的内容作成了多个教学用课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外语的兴趣。
4、抓反思交流、课例研讨,以点带面,促全体师生走进新课改。
课改两年来,教师论文、反思、案例获市、区级奖项共90余篇。我校教师做市级公开课1节;区级公开课60余节;校级研究课200余节。各级研究课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率达到100%。2005―2006年度英语教师李士秀的录像课获市级一等奖;2005―2006年度英语教师桑慧媛的案例和课件在“全国首届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息技术案例和课件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化学教师张杏坦的教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在“2006年度全国中学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语文教师甄英所写教学案例《在山的那边》获国家级一等奖;2006―2007年度我校教师参加区级双优课比赛有7节课获奖。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扎实推进新课改实验提供保障。
针对学校校情与学情,我校尝试对学校原有制度的重建与修订,出台了:《校本教研制度》《课例研讨制度》《教师学年评价制度》《新课改下的香中课堂教学评价表》等制度。
新课改的脚步正以坚实、稳妥的步伐在朝气蓬勃的向前迈进,我们期盼着课程改革的成功,期盼着所有的学生、教师和学校都与课程改革同成长、共发展。
一、“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抓实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培训,实现干部、教师教育观念转化。2、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两年来在我校召开市级新课改现场会1次,区级新课改现场会2次,区级德育现场会1次;代表河东区接受市级督导检查;接受市咨询委调研一次、外省市教育界人士及领导来校学访3次。
二、“聚焦课堂,优化主渠道,有效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有效实施新课程
1、抓培训、促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
2、校本教研,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校教师通过校本教研探索着“用习惯养成,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用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新模式。2006年5月在全校召开了“深入进行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成立了 “学习习惯督查小组” ,建立了“习惯优劣通报制” ,成立了“学习强化辅导班”,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革除自身陋习”“争当革除陋习标兵”、“学法交流”等活动。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师生关系、家长和学校的关系,更为和谐,连续2年班主任、任课教师在学生测评中优秀率超过90%的占全体教师90%以上;学生家长对学校综合测评的满意率达98%;小升初免试直升,学生和家长千方百计的要求来我校就读,连续3年招生学生总数逾千人。
3、抓课例研讨,促课堂教学效绩的提高。
生物教师万力的实验探究课“教室内空气质量调查”,实践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实例;王慕贞教师的礼仪课尝试着校本课程的开发;物理教师卜宏坤课上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急切盼着再上物理课;刘自清老师的区级公开课《走近李白》带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化学教师焦森林的区级公开课“分组合作竞猜”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调动的空前高涨;老教师李秀山地理课上的“从汽车牌照号码想到的,来引入全国行政区域划分”新课切入吸引着学生们的参与意识;数学教师柳颖通过“积木搭建”来进行三视图学习的方式让七年级的学生们兴奋不已;英语教师桑慧媛用大量的业余时间根据新课本中的内容作成了多个教学用课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外语的兴趣。
4、抓反思交流、课例研讨,以点带面,促全体师生走进新课改。
课改两年来,教师论文、反思、案例获市、区级奖项共90余篇。我校教师做市级公开课1节;区级公开课60余节;校级研究课200余节。各级研究课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率达到100%。2005―2006年度英语教师李士秀的录像课获市级一等奖;2005―2006年度英语教师桑慧媛的案例和课件在“全国首届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息技术案例和课件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化学教师张杏坦的教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在“2006年度全国中学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语文教师甄英所写教学案例《在山的那边》获国家级一等奖;2006―2007年度我校教师参加区级双优课比赛有7节课获奖。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扎实推进新课改实验提供保障。
针对学校校情与学情,我校尝试对学校原有制度的重建与修订,出台了:《校本教研制度》《课例研讨制度》《教师学年评价制度》《新课改下的香中课堂教学评价表》等制度。
新课改的脚步正以坚实、稳妥的步伐在朝气蓬勃的向前迈进,我们期盼着课程改革的成功,期盼着所有的学生、教师和学校都与课程改革同成长、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