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 津城中小学公用经费大幅增加
2008-01-28 10:47:44
小学“每生每年不低于420元” 初中“每生每年不低于560元”
标准,从今年1月1日起,全市城乡公办小学公用经费由原“每生每年290元”提高到“每生每年不低于420元”,初中公用经费由原“每生每年310元”提高到“每生每年不低于560元”。
日前,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制订了新的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
去年9月至11月,本市开展“三保一扶助”和“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结果表明,全市“两免一补”政策已全部落实到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在此基础上,市教委、市财政局充分考虑了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小学的需求,制订了新的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同时,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盲、聋、辅读和工读学校的特殊性,适当增加公用经费拨款。
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是学校正常运转的最低标准,是学校维持正常运转所需的费用。用于教学业务、师资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办公、水电、取暖、交通差旅、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的购置、学校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等方面。严禁将中小学公用经费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各区县财政、教育部门将按照学校规模和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同时兼顾不同规模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保证较小规模学校的基本要求。
明年,市教委、市财政局还将对“三保一扶助”和“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检查的重点是,“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免费教科书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落实情况;学校公用经费预算和使用情况等等。
新闻链接
武清区2010年
实现12年免费教育
2006年,武清区投入840余万元资金,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近9万名学生全部受益。从今年起,武清区把“两免一补”政策向高中阶段延伸,计划采取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方法,到2010年实现12年免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