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深圳奥数网

深圳站
奥数网

深圳中小学课改一场教育模式变革全面展开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3-08-14 10:38:47

     深圳奥数网 深圳这个曾经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如今,一场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这里全面展开。不久前,感受这里中小学课改的步伐和教与学的变化。

  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

  记者来到荔林小学艺术排练室时,这里传出吉他、钢琴、架子鼓等乐器演奏的悠扬乐曲。原来,这是学校的iPad乐队在排练,只见孩子们在乐谱架上借助各类应用程序,将iPad变成“吉他”、“钢琴”等乐器。音乐教师告诉记者:“孩子们对科技潮流好奇心很强,学得也快,这样一支‘电子’乐队,比传统排练更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荔林小学的iPad乐队是深圳市借助信息化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变革的缩影。近年来,深圳市将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不仅把第二课堂搞得有声有色,更直接推动了教学方式变革。

  “翻转课堂”是指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在家完成课程学习,而课堂则变成师生互动的场所,进行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环节。袁朝川一接触“翻转课堂”,就被迷住了。

  袁朝川的探索,建立在深圳完善的信息化设施之上。目前,深圳市公办中小学100%建成校园网,100%教室配备多媒体信息终端,学生人机比达到4.7∶1,教师人机比达到1∶1,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全市有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33所,200余所学校成立校园电视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普及率100%,90%以上教师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合理高效地创造优质课已成深圳课堂教学主流。

  从重双基到重发展

  麒麟小学的语文教师王剑宜在向记者展示学生们介绍欧洲国家的视频作品时,很是自豪:“我从没想过孩子们的表现会那么棒,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

  王剑宜的做法,就是在深圳中小学课堂上随处可见的“任务驱动”,即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唐海海说:“如何让学生不怕学习,快乐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学校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果无法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那么课改就背离了它的目的。”

  为此,深圳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高中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试点、优化初中课程结构、实施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工程、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

  深圳市南山区早在2001年就成为首批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坚持课改十余年来,该区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经验,率先加强课程整合、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发出校本课程800多门、开展课堂文化建设。

  2010年,深圳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中小学课程改革试点城市。从那时起,深圳就注重特色学校创建,强调特色课程支撑,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有各种各类选修课程5000多门,有精品校本课程1000多门,有特色地方课程20多门。

  培育引领课改的“鲇鱼”

  在各校自主探索课改同时,深圳有关部门也加强行政推动,不断总结、推广课改经验。据统计,近一年多来,围绕中小学课堂改革基层创新,深圳已举办8场全市规模的现场交流会,累计参加展示活动学校达到25所,观摩教师人数达到1万人次以上。

  2011年,深圳中学等9所学校成为深圳市首批创新型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在唐海海看来,这9所学校有一个更形象的称呼:“鲇鱼。”

  而这些“鲇鱼”也正如唐海海期待的那样,在深圳课改的历程中不断开拓。

  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在多方面进行改革。学校设立学术课程和文凭课程,前者即与高考相对应的基础课程,后者则由认知技能、研究创造等6个课程群组成,设计课程上百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覆盖8个学习领域和17个科目,共100多个模块,形成了完整的选修课程体系,确保每个年级1000多名学生能够面对总数近400门的个性化课程选择。这些课程有的在传统的课堂上完成,有的则是社会生活在校园内的微观再现。而与华为、华大基因等著名企业联手设立的创新体验中心,更是点燃学生想象力的“火花”。

  在深圳中学等一批“鲇鱼”的“冲击”下,深圳市教育局又因势利导,推出一系列课堂教学创新工程。

  2012年9月,深圳实施教研、科研、学校“三结合”工程,建立由教科研联合研究专家团队,面向全市中小学遴选出深圳中学等12所课程改革优势学校,指导推广课程改革原创经验,打造一批在市内外有广泛影响和典型示范价值的课程改革示范校。

 

相关推荐:

  “超常儿童”也是特殊儿童需资优教育

  教师节来临深圳公开推选优秀校长教师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