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深圳奥数网

深圳站
奥数网

关注新课改带来的变化 深圳中学让学生不做应试书呆

深圳特区报 2010-01-15 16:17:10

  在学校的宣传栏上,严肃的学术讲座通知与时尚的舞会海报并存;在数十个学生社团中,街舞社、社区服务联络协会、倡导哲学思考的社团等并存;在学生的课表上,多达120个模块的国家选修课程以及生活成长、才艺特长、学科竞赛、国际视野和社团活动等5个系列近百种校本课程和校园活动并存……这就是倡导“人的教育”的深圳中学的课程改革“路线图”。

  2003年,新上任的校长王铮把学校原来的培养目标改成: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的杰出公民。他希望从深中走出的学生“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热忱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并在全国率先实行新课改。2004年,深圳中学正式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高中课改实验样本校”,承担起相关的实验项目。

  前不久,教育部在南京市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会上深圳中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表作了经验发言。无论是学生可自由选择课程的“走课制”、学生事务自我管理的模式、还是学校开放与严谨并存的校园文化都得到了在场专家学者的认同。近日,记者就深中新课改的相关情况采访了王铮。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程表

  在深中校园,经常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同学们背着书包、抱着课本,爬上爬下的,在每个楼层寻找自己下一节课的教室,在一间教室里上完课后便再次“各奔东西”。

  这就是所谓的“走课制”,不变的专业教室,流动的学生。深圳中学在八大学科全面开设必修、选修课程,同时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跨班级跨年级自主选修:同一学段,学生修习的课程内容可以不一样;每个学生在不同学段都有自己的课程表。学生们不仅可以自由选择选修课程,还可以选择课程的学习顺序、时段安排甚至选择不同的任课教师和不同的授课方式。

  “走课制既是为满足选课的多样性而必然采取的方式,也同时为专业化教学环境的创设提供了契机。”王铮说,教师自己的专业教室使教师精心充分准备并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使课堂不再是简单地灌输,而更多是师生共同合作探究。同时课堂小班化,教师更多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等教学方式得以有效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热情和教学效果。

  学生们的反映是最直接的。深中高三(1)班陈同学表示,因为是自己选择的课程,在学习时积极主动了很多,很容易融入到学习状态中去。

  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人

  除了多元的课程体系,深中的社团活动也很丰富。王铮告诉记者,包括体育节、艺术节、单元节、新年游园会、心智培训、缤纷社团SHOW、社会实践以及学术和文化交流等大型活动等每年都举办得精彩纷呈,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活动都是由各类众多学生组织自己策划、组织、实施、参与、监督的,而且年年不断,传承有序,发展创新。

  “学生事务大多由学生自己管理。”他表示,将高中部学生分为八个纵向的学生单元体系,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单元公共空间,每个单元300多名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组成共同体,选出自己的内阁成员及主席,共同管理单元事务;1000多名内宿生选举出内宿生管理委员会,参与他们的住宿生活的管理;几十个社团成员选举出社团联盟理事会,协调和沟通各个社团的计划和活动;学生膳食委员会对食堂的伙食和服务做出定期的调查和评价;学长团投身到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和校园生活指导等。

  给予学生多样选择和自主空间的同时,学校也为学生提供了高品质的专业教育服务。深中成立了学生辅导中心,聘任了专职专业的辅导员,并开设“专家门诊”,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选课指导、生涯规划、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能力规划指导等;实施导师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关怀和具体帮助。建立了辅导员+导师的以指导和服务为核心的德育模式,实现了专业德育和全员德育的结合。辅导中心把国家要求的一系列德育内容整合成校本德育课程,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生活,引进体验分享式德育形式,通过辅导课给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德育教育,满足和契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生活体验,德育因此焕发了活泼的生命力。

  开放与严谨并存的校园文化

  记者在深中校园看到,花花绿绿的海报墙上,严肃的学术讲座与时尚的化装舞会的海报并存;学校风格迥异的社团中,充满动感的街舞社、倡导哲学思考的“苇思社”、致力于社区服务的“社区服务联络协会”并存。王铮告诉记者,深中有至爱科学而挑战竞赛的单元,有为突出特长而自主发展的单元,有为面向国际而申请留学的单元,也有为升学现实而备战高考的单元,尽管这些学生的目标不同,但他们也会凑在一起听讲座、打球赛、开辩论会;此外,深中既有中餐食堂,也有学生自己的西餐厅、咖啡屋……

  深中高中部800名学生,多达几百种个性化课程组合,充分的选择性给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现有的学校资源和条件下所有人的不同需求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合理满足?为此,深中研发了网络信息化选课排课及管理评价系统,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实现了几乎每个人都各不相同的课程表和流动分散的网络化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学生的出勤记录、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和参加社团、社会实践以及住宿情况等等都在网上随时呈现得一清二楚。

  “正是这些冲破传统的变革,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深圳中学一位支持课改的教师认为,学生是学校新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很多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在课堂上是无法练就的。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校园十大歌手晚会上,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往台上一站,那么大方,就像有多年演出经验的人,4个主持人之间的对话幽默得体。这样的场景常见吗?我禁不住也拿着荧光棒挥舞,跟着唱。”他说。

  我市课改有成效也有挑战

  据悉,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1999年开始着手调查研究,2001年开始在全国38个县、区进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分层推进,滚动发展。到2008年,全国初中已实行了一轮,有的地区达到2轮至3轮,小学也接近一轮,明年将全部进入。除了一些尚未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西部省份外,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已扩展到25个省份。

  多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课改实验为抓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不容忽视的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明显的成效的同时,我市课改仍面临着环境和观念转变、制度完善、条件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和挑战。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时我市各中小学校也经常开展课改工作研讨与经验交流活动,近来有校长、教师希望高考与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之间有更好的衔接,有专家还建议应该争取高校对深圳单列招生计划,扩大在深自主招生比例,为我市深化课改实验和推进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当这些仍停留在学术讨论范畴,尚未上升到行政管理层面,我市也没有向教育部正式提出这样的请示。”他说。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