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华:为国家的明天培养高端人才
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
“我们与耀华虽然一所是大学,一所是中学,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双方目标一致,可谓‘志同道合’。”来深参加挂牌仪式的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教授戴着一副眼镜,颇有学者风度,谈起超常教育,谈起与耀华学校的教育合作,思维缜密,颇有见地。他说:“少年班学院非常重视与耀华的合作,这次我和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义英以及招生负责人都来了。”
从战略层面审视“超常教育”
“大家都知道,科大少年班以精英教育,或者说超常教育闻名。我们与耀华的合作,也主要集中在这个领域。为何要进行这方面合作,这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超常教育?”陈旸说话干脆利落,直奔主题。
根据科学研究成果,超常儿童数量占儿童总数的1%-3%,陈旸认为比率应当比这还高。他说,超常儿童不仅仅指记忆力强、思维特别敏锐、推理能力强、学习能力特好的儿童,在文艺、体育等方面有特殊能力的也是。
“既然智力有高下,能力有高低,超常儿童客观存在,而且数量不少,那么对这些儿童实施特殊教育就理所当然、无可厚非。”陈旸认为,目前我们对艺术、体育特长的孩子,已经建立了一套很成熟的特殊培养模式,对残疾、智障儿童甚至还专门开设了特殊学校,恰恰对超常儿童的教育重视不够。让那些智力超常儿童能够接受相应的教育,也是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的需要,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超常教育的意义就更大。”陈旸进一步阐述说,任何社会的发展进步,少数精英人才或者说高端人才起着引领的作用。这部分人需要我们去发现和培养,给予与之适应的“精雕细琢”,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健全的人格等,将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和耀华都有着精英教育的理念,而且都非常重视精英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科大才会选择耀华合作,办预备班。”陈旸说。
“少年班”的实践非常成功
陈旸说,中国科大少年班是超常教育的成功实践。过去和现在,少年班始终是中国科大的一张闪亮名片,人们一说到科大,必然会说少年班。
中国科大少年班已经办了31届,毕业学生1072名,85%当年就考上了国内外的研究生。
陈旸介绍,1998年对毕业10年以上的817名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93。6%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在教育科研领域工作的占18。5%,在欧美国家做教授的有100人左右,在国内的有50人,其中在哈佛大学就有庄小威、江洪雨等五名少年班毕业生在做终身教授。此外,有55%的毕业生在工商界工作,其中35%是在世界500强公司,很多人是非常成功的商界领军人物,如微软亚洲总裁张亚勤、德国QIAGEN公司亚洲总裁施晨阳等。
陈旸认为,少年班为超常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很多专家在研究少年班,也有很多学校在学习这种做法。中国科大始终在不断完善这种模式,和国内的优秀中学联手办预备班,就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选择耀华是因为“理念一致”
“1985年,我们选择著名的苏州中学和北京景山学校开设了少年班预备班,如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选择耀华开设全国第三个少年班预备班,可以说是非常慎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举措。”陈旸说,选择耀华,是因为它教育观念先进,而且与他们“一致”。
耀华学校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培养适合21世纪发展需要,具有创造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能力的新式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国未来的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陈旸对此非常赞赏,他认为,耀华创办仅仅5年,从“耀我中华”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它志存高远、抱负宏大。“办学者有雄心,干大事,矢志为国家的明天培养高端人才、杰出人才,这与我们科大少年班的理念非常合拍。”陈旸说。
陈旸认为,耀华办学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充分体现了作为改革创新高地的深圳人的精神。和耀华人接触,马上就能发现他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中国科大少年班是创新的产物,30多年来一直秉承创新精神干事创业。在创新方面,我们与耀华又有一个共同点。”
耀华这几年的办学成绩和良好声誉也是被中国科大“相中”的原因。陈旸说,耀华5年走过了很多学校几十年走的路,办学成绩十分显著,学生综合素质高,在各种竞赛中拿了很多大奖,中考成绩连续两年位高居深圳第二,已经形成了一支非常优秀的管理和教师团队。“另外,耀华在超常教育方面早有建树,来了之后,我和一些学生接触,发现有不少学生非常优秀。比如说13岁的曹原,从小六(2)班毕业后,用一年时间就学完了初中课程,现在已经读高一了,各方面都很优秀,这样的学生正是我们科大少年班需要的‘苗子’。”
未来的合作有实实在在内容
“现在挂牌的预备班是我们双方合作办学的教学试验田、共同干事的大舞台。”陈旸说,双方的合作不会停留在表面上,会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是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陈旸认为,现在有了这样的合作平台,就可以把少年班教育中发现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反馈给耀华,让他们有针对性地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超常教育的质量,为包括科大少年班在内的高等院校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我们还可以派一些教授专家来耀华对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和辅导,耀华也可以派教师到中国科大进修,或者派学生到科大开展短期的学习交流活动。”陈旸说。
“我们有共同的理想,相同的理念,相信今后在我们今天搭建的平台上,会演绎十分精彩的内容,共同再创超常教育领域的辉煌。”陈旸对今后合作的前景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