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园中学
桂园中学在市民心中是有口皆碑。2003年、2004年和2005年都连续取得优秀成绩。数字为例,今年中考,桂园中学上7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了22人,6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121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在全市,达到这一水平的学校仅有几所,2004年中考,考生均分成绩533.5,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近300名学生可以进区重点中学。对于这些成绩,方圆数里的市民倍感骄傲,因为他们的子女就师出这所学校。问他们感到意外吗?他们的回答倒令人颇感意外,反问记者,这几年桂园中学的中考哪一年不是如此?有一位家长颇为得意地告诉记者,桂园中学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全市一流,他的孩子就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还有物理、生物竞赛也是成绩不凡。有一位家长用一句话来表达他对桂园中学的评价:“重点中学,名不虚传;深圳名校,名副其实”。
然而,对于桂园中学取得的成绩,更多的人感到惊奇、钦佩,在赞许的同时,又百思不得其解。因为,熟悉桂园中学的人都知道,其实,桂园中学只是罗湖区十几年所普通中学中的一所。5年前,刚完成普通初级中学的改制;那时,有人曾用“八九不离十”来形容桂园中学中考在罗湖区的地位。
当然,不得其解的不仅有同行,领导,还有自己的老师,因为在他们心中,桂园还是那个桂园,老师还是那些老师,学生还是那样的学生。
桂园中学既重制度管人,又注重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发展的和谐环境。制度是钢性的,人是有思想的。要用心去思考,用情去沟通。心与心相连,情与情相通,心灵沟通了,所有的人就都活了。至今,在桂园中学,校长们很少提及一个“管”字。
承认并尊重差异,不要求十个指头一般长。有人说,正是因为十个指头有长有短,才能握成拳,抱成团,出手有力。如果把学校比作一双手,我们就不能要求所有的老师都一般高,一般长。如果都一般长,一般高,反而不能形成合力。桂园中学的用人要求是,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人,不用一个标准要求人。
老师们来自四面八方,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成长背景差异,有的人开朗外向,有的人沉默内敛,有的人善于与人沟通,有的人孤芳自赏,有的人接受新事物快,有的人墨守传统。这些不同与差异,构成了学校一幅特殊的风景。桂园中学要做的就是用好每一个人,发挥好每一个人的长处,为每一个教师搭建一方成就事业的舞台。
有一位数学教师,事业心很强,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比较清高,与同事不大容易合作。以前,班主任不敢让她做,优秀班级不敢让她带。在此之前,尽管这位老师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肯定的少,否定的多。张林校长与这位老师做了一次长谈,发现这位老师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综合素质较高,在充分肯定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同时,赞美她具有不合流俗,冰清玉洁的品格。这位老师十分感动,说难得有这样的校长肯定她,赏识她,今后凡有需要的地方,一定会把工作做的更好。后来,有一个后进班,管理比较混乱,这位老师主动请缨,仅仅用了一个学期,学风班风大为改观。学期末,这个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这位老师深有感慨地说,这个班级之所以进步很大,主要在于看学生的眼光发生了变化,以前,喜欢看学生的缺点,现在喜欢看学生的优点,把学生的缺点当优点看;你欣赏学生、赞美学生,学生就变乖了,变聪明了,变得可爱了;老师和学生心中都充满阳光,班级怎能不大大改观呢?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老师,如果说这是管理的话,这就是桂园中学的管理之道。
桂园中学虽然有末位淘汰制,但最近几年来,没有一个老师因为能力不够而被淘汰出局,也没有一位员工因为工作态度而待岗下岗。因为在桂园中学,即使是末位,也许是优秀的。这几年,每年都有一批新大学生分配到桂园中学来,他们有干劲,有热情、有理想,但经验不足。学校大胆起用这些年轻人,把他们放到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一线,边学习边实践。既允许他们成功,也允许他们失败。有两位新来的大学生,工作了两年,教学效果不佳,班主任工作也不成功。校内外都有反应,学校一方面顶住压力,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支持他们,鼓励他们,从头再来。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两位老师无论是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都有了较大进步,一起被评为年度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师。
有一位在外校工作过的年青教师谈起过他的工作经历,他在原来的单位工作过五年,由于没有经验,学校没有让他担任过一年班主任,没有让他上过一届毕业班,还险些被待岗下岗,没想到一到桂园中学,就做了班主任,还担任了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他说,学校这样相信我,我一定铆足了劲地干。还有一位教师,交换到桂园中学,在此之前,十多年没上过毕业班,交换到几个学校,都不敢接受,一到桂园中学,学校就让她上毕业班,好说,学校这样信任她,累死也值。中考结果出来,成绩很理想。罗湖区教育局一位领导感慨地说,你们把这样一位分配不出去的老师培养成了教学骨干,真想不到。相信老师,给每一位老师以希望,他们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在这里,不能不说桂园中学管理教辅人员的独到之处。教辅为教学服务,似乎天经地义,但教辅与教学工作并不协调,老师对教辅人员意见很大,教辅人员也感到窝了一肚子火,有苦说不出,多数学校如此。桂园中学的做法别具一格,把所有的教辅工作岗位拿出来,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优势填报自己喜欢干,愿意干的岗位,学校根据个人志愿安排岗位,尽量满足第一志愿,这一招还真灵,每一个教辅人员干上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心情愉快了,态度转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教辅为教学服务的关系也理顺了,摆正了,得到了一线教学人员的充分肯定。
为每个学生开启一扇窗子
桂园中学有2000多名学生,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由于都是地段生,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每一个教师像爱护自己孩子一样爱护每一个学生,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学生从一踏进桂园中学起,就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和谐的氛围。学校追求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材。3年来,每年600多名学生均分超过区重点中学上档线,前后共有200多名学生达到深圳中学上档线,同时,学校还培养了一大批竞赛型人才。2003年全国数学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这一成绩,能在全市所有重点中学中问鼎三甲,还有全国物理、化学,全省生物竞赛,几十名获奖选手脱颖而出,成绩在罗湖区名列前茅。
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考上深圳中学,毕竟竞赛是只有少数人有资格参与的盛宴,毕竟文化的素质还是单一的。桂园中学的人才培养是面向全体学生,也许,某一个学生的文化成绩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他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却是最棒的。桂园中学像对待中考对待竞赛一样,对待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创办了“三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信息节。通过办体育节,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两门体育技能。办艺术节、科技信息节,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高尚情操。学校还先后开办文学社、摄影社、书画社等八大社团,参加各种社团的学生达到了1500多人,既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也培养了大量的有一技之长的各种人才。文学社先后在各种报刊发表学生习作150多篇,摄影社有18人获全国书画摄影比赛一等奖,获奖的书法作品数以百计,还有服装设计、裁剪、插花、航模等等,桂园中学每年搞一次才艺展示会,所有学生无一人不参加,无一人无作品。有人说,桂园中学的高质量,既是点的,又是面的,更是面向全体的。
把德育工作抓得实实在在
张林校长在谈到桂园中学的办学思路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初级中学的任务是办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抓好中考是为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打好基础,抓素质教育是为所有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打好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为全体学生将来做好社会人打基础,也就是充分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桂园中学普遍实行导师制,在学校学生处的主持下,结成一帮一的对子,从入学到毕业,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开展了“读报”课,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为主题,每天安排15分钟的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同时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将现行教材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人文教育等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利用课堂40分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从思想上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打下基础。
教育学生做人,培养学生高尚,让人人成为有用之材,这正是桂园中学始终追求的目标。
也许,问起桂园中学的高质量,桂园人不愿夸夸其谈,高谈阔论;也许,你觉得桂园中学的做法并没有惊人之举,但是就是在这种平凡的和谐与关爱之中,成就了桂园中学的高质量,使其在市民心目中,树起一座永久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