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更喜欢跟妈妈在一起?
很久没有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也没有提起笔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
今天,偶然间在上班的途中,看到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着孩子奔波在补课的途中甚是辛苦;其中有一位爷爷违背着爸妈的意愿,给孩子买了一瓶饮料,还百般嘱咐:“这要是让你妈知道,看怎么收拾你。”
其实,每个孩子在小时候应该都会跟着老人生活过那么一段时间,我也是一样,小学我基本都是在奶奶的身边长大的,晚上甚至也没空回家,因为父母的工作都太忙碌了。最开始到奶奶家其实还是很开心的,每天妈妈不让吃的零食、不让喝的饮料(我那个时候还在喝“大白梨”)在奶奶家都可以随意吃喝;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想回家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虽然在奶奶家不仅仅能随意吃零食还能随便看电视,老师要求家长签字等等的作业也能很快“糊弄”过去,但是依旧仍然很想回家。现在想想究竟是为什么呢?回家的契机应该是从那次班会开始的。
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在妈妈身边,班会等节目准备的时候她都能帮助我审查节目,提出意见,所以每次班会我都是小主持;但是在奶奶身边的那段时间,没有能帮我审查节目的人,自己回家练节目背台词也没有任何兴致,奶奶每天热衷的就是问我:“饿不?渴不?作业写完没?早点睡觉!”然后她就去看戏曲节目了或者在我看动画片的时候自己去做家务。结果那次班会,我没有选上主持人,自己的节目也很糟糕。面对着成绩平平日趋下滑的局面,现在零星记得小伙伴也不怎么愿意跟我玩,所以后来我虽然也经常在奶奶家,但是每天晚上无论多晚妈妈都会接我回家,虽然不能再喝饮料也不能肆无忌惮地看电视,为了让妈妈检查作业还是要努力完成,但是我依然期盼每天妈妈来接我回家的那一刻。每天妈妈的一句表扬好像都是我安心入睡的理由。
现在回想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过于早熟,还是太依赖母亲,还是所有的孩子都跟我一样呢?短暂的快乐并不充实,努力过好每一天才更安心这个道理,也许我们从小就明白吧!只不过长大了我们才能清晰明界定并定义这些含义。
说这么多,只是想提示各位忙于工作的爸爸妈妈们,其实,比起任何物质上的富足,家长的陪伴更重要;祖父一辈的关爱很厚重,但是孩子更希望跟父母在一起~跟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孩子,童年一定是更加美好的!
如今奶奶已经不能下地走动,我工作的地点也不在妈妈的身边;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心境与期待,跟现在生活的状态多少都有出入,也许我们不能很快地完成心愿,但是记住自己最初的梦想,努力扎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最后成功的一刹那回想起来,也许经历的过程才是最好的回忆和财富。其实这些心理的纠结跟大家给孩子选择学校是一样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努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环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选择最好的学校,担心选择的学校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最后待孩子回忆起来,也许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父母的一言一行也许就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动力。希望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能不受客观现实的禁锢,完成心愿,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