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乱象”需要重点
从今年4月份开始,食品安全进入真正的多事之秋。“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毒腊肉”、“激素黄瓜”、“塑化剂”……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了百姓的神经,带给社会的冲击犹如地震海啸,食品生产企业的道德底线和政府的监管力度,都成为各界拷问的对象。
“整治食品安全需用重典”,如今已成各方共识。在6月3日召开的石家庄市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强调,坚持重典治乱、常抓不懈,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重典治乱”的宣示,释放出了大力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明确信号。为了“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安心、放心”的承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做出努力。
今年3月,双汇公司“瘦肉精”事件曝光;4月,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将过期的馒头重新回炉加工,“染色馒头”引起轩然大波;4月末,陕西省榆林市发生251名小学生饮用学生奶集体中毒事件,“牛肉膏”、“毒豆芽”,以及最近沸沸扬扬的台湾塑化剂风波,令人触目惊心,深深刺痛了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一定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温家宝总理指出,近年来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地步。
对食品安全工作,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要求,做出了部署。而在日前召开的石家庄市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强调,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重典治乱,重拳出击,依法严厉整治食品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城市。
毫无疑问,全国上下正在打响一场史上最严厉的“餐桌保卫战”,释放出了大力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明确信号。
据了解,今年5月1日的刑法修正案,已经加大了法律力度,打食品的主意、赚昧心钱的违法犯罪分子,今后要付出较为高昂的代价。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罚力度仍显不足。据了解,在西方国家,只要是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添加剂、危害到人体健康,一旦举报被证实,面临的是刑罚和经济处罚双重惩处,即终身监禁和被罚倾家荡产;如果是外资和外国人,还要加上永久驱逐出境,其性质如同蓄意谋杀。由于性质严重,惩处严厉,很少有胆敢冒险者。
市商务局负责人说,现阶段,我市的食品安全与全国一样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食品行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多、小、散、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导致问题食品不断出现。要治乱,就要从我市实际出发,坚持有什么问题治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下大力解决什么问题。有了铁的决心、铁的手腕,相信食品行业的乱象消失已不再遥远。
“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将责任延伸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生产经营的产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表示,这是企业应负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企业生存图强的生命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仅仅依靠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落实和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责。孙瑞彬强调,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增强监管合力,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广覆盖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严格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对严重违法者不允许再涉足食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