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翼如名师工作室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纪实
西南位育中学近日,邵翼如名师工作室一行前往山东杜郎口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随行的专家有《徐汇教育》副主编苗蓬老师,徐汇区数学教研员张斌辉老师。
三个多小时的高铁之旅,专家与工作室的学员就日前所撰写的文章,进行了一一面谈,如何改题、如何行文、怎样分析更为透彻、怎样提炼数学思想等等,专家中肯的评析,让每一位学员对自己文章的修改都有了明晰的方向。
结束了车厢“专家会诊”,工作室一行来到了目的地:山东省茌平县内的农村初级中学------杜郎口中学。13年前,几乎濒临绝境的学校,经过艰苦的教育改革,培养出了当地一流的学生。恰逢其教改十年经验交流研讨会议召开之际,络绎不绝的来访者纷至沓来。没有时尚的校园装点,没有先进的教学工具,唯有教室内外四面的黑板,学生们在个人专属的区域内,用各色粉笔写下的工整字迹。还有课堂上学生自信的诵读展示,各异的心得交流,争先恐后的题目讲解,及时更进的同伴指正。这群天真的农村孩子们自然呈现了一幕幕原生态的学习场景,让考察者震撼于眼前真正还原于学生的课堂。正是这些质朴的行为中,学员们看到了杜朗口教改的饯行:每一个学生都“动”了起来;不光讲述,还有练笔,讲练结合让双基夯实起来;教师们事先采取分工合作准备的导学案设计,以资源共享的方式,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提高了备课质量,无形之中,让例题习题真正统一起来。也形成了一份真材实料的校本教材。
诚然,杜朗口经验中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中,那些课堂中生成的突发问题更需要教师适时到位的提点,除了关注到每个学生主动的学,还要关怀到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无法,以人文本,适合就好。杜朗口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教改之路。返程途中,再次回望校园内红色横幅上“让校园文化濡养人,让课堂教学留住人”的大字,同行的每一位老师,都似满怀思绪。他们说:“学生学习中最大的敌人是依赖,老师教学中最大的悲哀是包办。”他们由学案导学、变教为学、先学后交流、当堂巩固提升的的做法,对教育一线的同行们会有所启迪,有所借鉴的。
杜朗口,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