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上海奥数网

上海站
奥数网

立达中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研究项目规划

网络资源 2009-07-01 18:01:00

项目名称: 立达微型课程及其教学的优化设计研究

项目起止时间: 2008年3月 至 2010年3月

一、课题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与目标基础:
1、立达中学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所长”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全体教师敬业勤奋,努力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中探索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路径,初步形成比较全面、综合、适合本校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高效的学生培养体系,在升学和竞赛等方面成绩斐然。
2、各学科教师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希望在和专业教育研究者的合作中,走出传统课程对培养学生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公民素养方面的局限,探索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拓展课程资源,创设新型学习环境,并在此过程中提升教学专业素养。
3、已经建立的微型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验平台,基于科技馆的综合科学探究项目为师生初步搭建了学习共同体,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积累了资源和经验。
4、华东师大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系的研究团队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面向学习文化创新的教学设计”,在学习研究、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并长期致力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具有和一线教师从事合作教研的丰富经验。

目标:
1、分期开发微型精品样例课程,形成立达校本拓展课程的主题化、项目化、综合化、层次化等鲜明特色;
2、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通过课程主题的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反思和课程精制等具体的实践工作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和行动框架 理论定位:
1、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2、面向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追求精于质疑和论证,善于挑战、合作与分享的学习文化;
4、在教师、研究者、学生和校外人士共同构成的学习共同体中,鼓励情境学习,培育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和行动。

课题推进方式:
1、以主题为核心,双方共同开发微型课程;
2、每学期2个主题,滚动开发;
3、每个主题的微型课程研发循环:研究-设计-实验-反思-精制-再实施;
4、工作模式:定期开展讲座、工作坊和课堂观察

三、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1、课题需求评估与前期准备(2008.3-2008.4)
2、有关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培训、研讨与主题准备(2008.4-.2008.6)
3、第一轮课程开发(2008.8-10);
4、研讨、评估与阶段性成果(2008.11-12)
5、第二轮课程开发(2009.2-4)
6、研讨与评估与阶段性成果(2009.5-6))
7、第三轮课程开发(2009.8-10)
8、研讨、总结与最终成果(2009.11-2010.2)

四、课题研究中合作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立达中学:
1.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全方位地组织与参与项目研究的整个过程。
2.指定实验班级和组织参与项目研究的主要教师,并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和政策支持。
3. 按照协议承担相应的课题研究经费。
华东师大:
1.负责培训立达中学参与课题的教师从事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方法,组织多方工作人员参与工作坊进行课程研讨。
2.与立达中学教师共同进行微型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同步参与实验课程的实施、数据采集与分析。
4.指导教师在同期开展基于本项目教学活动的教育科研,形成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优秀作品推荐发表。
5.适时组织专家和同行对本项目中的教学案例和研究成果开展观摩和推介活动。
项目最终成果名称:立达中学微型课程精品案例集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