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试题难倒教授:标准答案教育的恶果
在教育界别小组讨论结束时,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惠玲给在座委员们出了一道孩子考小学试题:1、3、5、7、9;2、4、 6、8是按照奇数、偶数来分。那1378、59、246是按什么分类的?结果在座身为教授、副教授和大学老师的委员们,没有一个人能给出所谓正确答案。
一道幼儿园升小学试题难倒教育界委员教授?这事听起来的确雷人。如果观察这道考题,不难发现,此题旨在通过发现三组数字的排列规律来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先不论这种方法对于升小学的孩子是否适宜,难度是否偏大。单看此题的“正确答案”便让人大跌眼镜。正确答案是“(数字)按照拼音来分,1378都是一声,59都是三声,246都是四声。”难怪委员教授们难以解答,所谓的正确答案是以声韵学知识解数学题!这“跨学科”式作答,还真是出题专家的一大创新。
其实,近年来小学生考卷上的“雷人试题”并不少见。譬如2009年《钱江晚报》曾爆料的小学试题:“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请问这首诗是什么?”一学生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结果被判卷老师打了个×,标准答案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面对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雷倒的考生可谓“前仆后继”,从大学生、小学教师到教育局长、高校教授,雷人的纪录也在不断刷新。
“雷人试题”虽然各具特色,却有几个共同点:偏难、古怪、答案唯一。较之能锻炼学生思考力的题目,更像是本山大叔的脑筋急转弯。其中接二连三的“忽悠”恰恰反映出应试教育的祸根——“标准答案式教育”在中小学甚至大学教育中的巨大伤害。如果说这种教育方式会误人子弟显得言过其实的话,那说危害极大还是恰当的。但凡一个标准答案被确立后,“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局面就会形成。一旦有另一种合理的解答方式出现,势必遭受来自阅卷老师等考题权威们的“X”。出题者以一种所谓的标准答案来抹杀其它五花八门的想法,来决定考生的考分甚至命运,显然是极不合理公平的。
应当承认,近10年来,在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的合力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些成就。去年12月7日,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中,首次参与调查的中国上海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三项评价中均排在第一。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地学生过硬的基础知识。但在同一时期的全球调查中,中国孩子的想像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倒数第五。反差极大的排名反映出知识教育之外的人格培育、个性教育和想象力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式好学生的短板,标准答案式教育的恶果。
只要标准答案这种绝对的权威和僵死的教条仍大行其道,那么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就无从谈起。何况现实生活中处处有考场,却无标准答案。让学生从僵死的“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实践,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都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