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改校回归公办,学费则大幅降低
多年来备受关注的体改校,按计划应在今年全部转为公办校或民办校。
体改校的产生存在历史特定原因。它打破了政府办学的单一格局,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解决了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但随之而来的是,其“非公非私”的不明身份和高收费,遭到人们质疑。位于鼓楼东大街的北京五中分校校牌依旧,但在校长杨春林看来,学校将面临新的变化和发展。
去年9月1日,五中分校正式由体改校回归公办校。“10年历史终结了。”杨春林说。47所学校“变身”体改校
杨春林,2005年成为五中分校第二任校长。1998年,40岁出头的她还是北京市22中教学副校长。
那年秋天,北京五中初中、高中正式分离。初中部取名为北京五中分校。 “当时根据规定,申办示范校的学校高中和初中必须分离。”杨春林说,从那年开始,五中分校跟五中没有了关系,成为一所 民办的体制改革校。
体改校产生的初衷旨在打破政府办学的单一格局,在办学运行机制上进行探索。“一方面可为学校发展提供一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北京市教委主任 刘利民曾如此评价体改校。 那一年,跟五中分校一起改制的还有其他46所学校,包括名校初中部的分校,小区配套学校,企业转制校等。其中大多数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学校。多年来,体改校被人 们所关注,更多是源于小升初以及愈演愈烈的择校热潮。
体改校带来“择校热” “我们学校是东城区最好的初中校。”杨春林这样认为。她的自信来源于之前“民办公助”的特殊体制:财务独立、办学独立、法人独立、招生独立。 “校长说话权利比较大, 办学自主权对一个学校发展非常重要。”杨春林说,学校可以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去发展,避免了很多无奈和干扰。 由于自主招生,体改校可以招到更多好学生,加上升学率的保证,能吸引更多好学 生来投。体改校也越来越受到“小升初”家长的青睐。 生源的不断加入也扩张了体改校的发展。
杨春林说,五中分校由1998年的一个年级、8个教学班,已发展至如今的30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
争议“体改校”改制随着不受限制的自主发展,体改校的争议性也在逐渐扩大。 在一名公办校的老师看来,体改校实际上一方面用国有资产办学,另一方面又以私立学校的身份收取高额学费,实际上 同时享受了公办私立两种体制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育公平。亦有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体改校进行“炮轰”。
2005年,北京市教委提出要对“体改校”进行清理。 市教委表示,体改校的产生存在历史特定原因,对北京教育的发展发挥过一定作用。但“非公非私”的不明身份和高收费也给社会留下“假民办”、 损害基础教育公平的印象。
2006年年初,国家发改委联合教育部制定《2006年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对以改制为名乱收费的学校进行全面清理。
同年9月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也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北京开始对“转制学校”和“名校办民校”进行全面清理、整顿。
次年,市教委主任刘利民接受采访时重申,体改校三年内将取消,现在的47所体改校必须作出选择,或公办,或民办。
超八成体改校完成改制
2007年11月2日,丰台区在北京率先公布体改校改制方案,区内6所体改校3所转公办校,3所转民办校。
2008年,东城区的三所体改校也回归公办。五中分校就是其中之一。
回归公办后的体改校面临着改变。 “自主权肯定不会像从前那么多了。”杨春林说,改制前,体改校可在全市自主招生,改制后,应按公办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改制后,这些学校的学费会比现在每学年5000元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与其他公办校保持一致。 有公办校校长认为,体改校回归的意义主要在于降低了收费问题,“对于降低择校热度作用不大。” 今 年是体改校改制的最后一年。目前,超八成体改校完成改制,绝大部分回归公办,少数转为民办。